关于谐音,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车牌号:16888;谐音:一路发发发 。51888;我要发发发等 。
我是爱读诗词、爱看对联的录院小书童,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
谐音是利用同音或近音来表达情感的语言方式 。因汉字的独特魅力,这种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 。谐音可以含蓄、风趣、幽默的表达出自己内容和想法,历来也被文人墨客所使用 。
谐音在诗歌中的应用不少,比如大家熟知的刘禹锡《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里“晴“谐音“情”,借天气现象表达了女子含蓄不露的感情 。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用“丝”代“思”,委婉的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 。
再如温庭筠的《南歌子》:“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乍读之下是不是不明所以,甚至觉得是个病句 。其中也没有用到典故,但就是不懂意思 。如把“烛”谐“嘱”,“围棋”谐“违期”,这句诗是不是好理解多了 。
在对联方面,用到谐音的更是数不胜数 。“月朗星稀,今夜断然不雨;天寒地冻,明朝必定成霜 。”这是苏小妹和秦观在洞房花烛夜的对句,看起来像天气预报,更深层次按谐音理解,“不雨”谐“不语”,“成霜”谐“成双”,是不是更添趣闻,也更应景 。
还有清初著名的对联“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 。” 此联“成仇”谐“承畴”,拿史可法与洪承畴作对比,即歌颂了前者英勇殉国的伟大,又讽刺了后者投靠满清的无耻 。
另外像“两舟竞渡,橹速不如帆快;百管争鸣,笛清难比箫和”也是利用谐音,把历史人物鲁肃、樊哙、狄青、萧何与生活事物联系起来,读来韵味无穷 。
可以看出,在古代,智慧的文字工作者就已经能巧妙地运用谐音的辞格 。谐音使句子的表意含蓄委婉,深意又能让人回味无穷,这种语言艺术形式是他国文字所不具有的 。如此有趣的谐音故事,大家如果感兴趣,也可以多读古诗文,试着找找哪些用到了谐音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