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账户运行原理是什么?主要要素包括有哪些?

心理账户是偏好收益而厌恶损失的过程 , 就是人为提高预期收益或降低预期亏损的行为 。那么它的运行原理是怎么样的?主要要素包括有哪些?

 

心理账户运行原理是什么?主要要素包括有哪些?

文章插图
  • 心理账户的运行原理
会计科目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在证券投资市场上 , 证券账户的资产=本金+浮动盈亏 , 盈亏是浮动的 , 这与会计定期结算有着巨大的差异 , 而心理账户的原理就在于巧妙地利用了这个不同 , 将盈利提前结算计提 , 再将亏损保留在账外 , 从而实现资产放大的过程 , 起到心理舒坦安慰的效果 。因此心理账户的资产=本金+浮动最高盈利-实际亏损 , 它的主要运行原理包括:
时间——最高为准心理账户最大的特点是将资产最高的那个时间点作为结算点 , 计提盈亏 , 将资产定格在高位 , 从而作为本金 , 重新计算 。
本金——损失厌恶在计提盈利的同时 , 又不肯承认亏损 , 导致在股票操作过程中经常是去盈补亏 , 因为证券账户统计的浮动盈亏不是真正的盈亏 , 只有等你卖出之后才是最后的盈亏 , 那么投资者常常倾向于过早地就将盈利落袋为安 , 而对于亏损则迟迟不肯下手 , 没有抛掉的亏损只是浮亏 , 算不得账的 , 以此来安慰自己 。
至于本金之上的涨跌还说得过去 , 只要不触碰底线 , 怎么都可以!一旦跌破成本价 , 则如坐针毡 , 十分难受 , 如果盈亏同样多的钱 , 亏损所带来的痛苦要远远大于盈利所带来的快乐 。
成本——沉没归总心理账户它是由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塞勒提出 , 经典的例子如:你要去看一场演唱会 , 如果是门票丢了肯定就不会再重新买了 , 如果是丢了同样多的钱 , 结果还是会去看完这场再说 。
因为在心理账户里面 , 损失既然发生了 , 都会归总到沉没成本里面 , 也就是总的支出 , 而心理账户的账户非常简单就是收入-支出=所有 , 只算总账 , 不管是钱包还是门票丢了 , 都可以算作新增了一笔支出 , 是计提了的 , 而再买门票则是又要多增加一笔支出 , 账户就会减少 , 是痛苦的事情 , 所以是大多数人不能接受的事实 。
同样 , 人们在消费决策时把过去的投入和现在的付出加在一起作为总成本 , 来衡量决策的后果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