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之父南仁东 南仁东( 三 )


文章插图


游学访问结束后,南仁东回到中科院北京天文台工作 。1993年,南仁东已经是北京天文学会理事长了,国际天文学家们提出建大射电望远镜(SKA),和南仁东不谋而合,他一直想改变落后的现状,想在中国建大射电望远镜 。


所以,他迫不及待地要抓住这个机会 。

天眼之父南仁东 南仁东

文章插图


南仁东抽着烟,逐字逐句地斟酌推敲,写出了一万七千三百多字的《大射电望远镜(LT)国际合作计划建议书》,那字里行间全是他的殷切期望 。


建议得到中科院的支持后,南仁东马上开始选址工作,他到中科院遥感所找到了聂跃平,聂跃平那年36岁,正在中科院遥感所做博士后 。


听完南仁东的要求后,聂跃平问:“为什么不去贵州找?”聂跃平分析,贵州喀斯特地貌能自动排水,在那儿找个大坑放大望远镜再合适不过了 。南仁东听了很兴奋:“你再去贵州,赶紧去,先去摸个底,好吗?”


受南仁东的感染,没多想,聂跃平一口答应下来:“好,我去给你找 。”


为了抢时间,南仁东特批聂跃平坐飞机去 。那时的他们意气风发,南仁东虽料到选址工作会很艰苦,也知道建大射电望远镜很难,可他们都没想到,光选址就用了十几年 。


那十几年,为了铸造这个国之重器,南仁东、各方面学者以及贵州人民如同走了一段艰苦的长征 。
天眼之父南仁东 南仁东

文章插图


眼下最大的困难,就是没钱 。建大射电望远镜还没有立项,也就没有经费,这么大的项目没有大笔固定经费支持,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


幸好,在中国有最伟大的学者和最伟大的人民,他们不计回报地付出,总能成就一些伟大的事 。


聂跃平已经想好了,即使没有经费,他也要想办法把选址这个事做好,他有这个自信,也有这份责任,此后十多年,他不但没要南仁东给钱,还到处去找钱来帮南仁东 。
天眼之父南仁东 南仁东

文章插图


贵州政府和人民群众也很支持,山里农民很穷,但每每有专家去考察,农民们总要杀土鸡,拿出自家酿的土酒,热情招待他们 。


有些地方因为没有通车路,科考人员不方便去 。当地政府知道后,马上组织农民修路,其中普定县修了8公里车路,因为当地太穷了,没有修路经费,政府只给农民补贴一点粮食和棉花,整个冬季,农民顶着严寒,几个月的时间凿石开山,修出了一条崭新的大路 。
天眼之父南仁东 南仁东

文章插图


这份恩情一直支撑着南仁东走过许许多多艰难的日子 。


那些日子有多难,外人无法想象 。争取国际SKA项目几乎注定不可能成功,那些发达国家,宁可让SKA建到非洲去,也不会同意建到中国 。想要发展,必须要在高科技领域冲出一条自己的路,可这谈何容易 。
天眼之父南仁东 南仁东

文章插图


最初的几年努力,没有结果,南仁东意识到,不能把希望都放在争取SKA上,要做两手准备,不能在一味地等待中贻误时机,如果争取不到,那就独立建造一台500米口径的射电望远镜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