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地等于多少平方米?一亩地是666.66平米,一垧15亩,还有2、3亩

 在晋北,跟老百姓一聊起来地,就是一垧两垧,我原以为一垧就是一公顷,15亩 。还有有聊起亩产的时候,老百姓总会说,我们是小亩子,意思按现在的亩制来说产量还会高 。

一亩地等于多少平方米?一亩地是666.66平米,一垧15亩,还有2、3亩

文章插图
晋北老农在地头
有一次在晋西北的神池县,我实在憋不住,问了一个老农,这一垧究竟是多少亩呢?老农说,这把我也问住了,我们这里本来就地多,但是地都不好,还是一块一块的,家家按现在说都有100来亩地,老百姓就把一块地叫一垧,把大块点的叫两垧三垧地,一般一小块地也就2-3亩 。这下我明白了,是不是两三亩就是一垧地呢?老农说:差不多就是这样,普通一垧2亩地,也有3亩叫一垧的 。
我跟老农讲,人家东北的一垧可是一公顷,不过东北人把垧分成了小垧和大垧,一大垧就是一公顷15亩地,小垧就是10亩地 。老农也不多辩解,现在都叫亩了,分地的时候都是按照飞机遥测的算,是多少就是多少 。
再问老农,这小亩大亩是怎么回事呢?老农说,这就跟以前分地有关了,分地的时候用的是步量,前后两个脚印为一步,一步都叫三尺,其实步子或大或小,亩就或大或小了,一般一小亩就是现在的8分地左右,一大亩就是现在的1亩2分地左右 。
看来现在的地里头还真有学问呢 。我们从头来看看历史,这一亩地怎么会变成666.66平米呢?我想主要从我国度量衡的几个演变阶段来跟大家聊聊这个“亩” 。
一亩地等于多少平方米?一亩地是666.66平米,一垧15亩,还有2、3亩

文章插图
战国时期的疆域
 一、“亩”的历史“夏商周,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隋唐宋元明清" 。这是我国的简单历史总结,而”亩“的由来我们就从跟今天4000年左右的夏商周说起 。
最早对于亩的考究应该是从夏、商两代的井田制而来,当时公有制为主,实为”田“,而后有了私有田产,就以”亩“称 。当时以”步“计算,宽一步,长百步,究竟多大,实不可考究了 。
我们都知道秦统一了六国,有大小亩之说,”商鞅变法"中,第二期变法就有度量衡的统一,按照240步为一亩,究竟有多大?据专家称当时的一亩约为现代的0.29亩 。
据吴承洛先生《中国度量衡史》一书记载:惟中国历代对于地亩之数,本无精密统计,又未经清丈,亦无法确定计亩之单位 。
这也说明,我国古代发明了“亩”这个单位,但真的是各个时期计量不一 。但有人做了个记录,都以240步为一亩,秦汉时6尺为一步,一步大约1.4米,百步约196平米;先秦时6尺4寸为一步,一步约1.45米,百步约210平米;隋唐时5尺一步,一步1.5米,百步约225米 。这百步都为一“亩” 。可见,古时的亩确实比现在的666.66平米要小得多 。
再说一尺可换算成现在的多少厘米,则各时期也不同 。商周时期一尺约17厘米;秦汉时期一尺约23厘米;隋唐时期约30厘米;明清时期约为32厘米;现代则成了33.333厘米 。
一亩地等于多少平方米?一亩地是666.66平米,一垧15亩,还有2、3亩

文章插图
土改时农民量地、分地
 二、现代一尺33.333厘米是怎么来的现代人应该明白一亩等于60平方丈,一丈等于10尺,3尺等于1米,1尺等于0.333米,那么60平方丈就是666.666平米,这个6不尽的循环数字实在叫人心烦难受 。
可是从古人习惯于以60为计量单位来看,已经成为一种历史,就如现代我们以10进制计数,以2进制做电脑运算一样,也如我们计量重量的时候古人用16进制一样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