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看完这十大食品、保健品虚假宣传案例,识骗局免上当 保健品欺诈案例

保健品欺诈案例(认真看完这十大食品、保健品虚假宣传案例,识骗局免上当)

认真看完这十大食品、保健品虚假宣传案例,识骗局免上当 保健品欺诈案例

文章插图
会议营销、冒充专家、电信诈骗……近年来,层出不穷的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已成为社会长期存在的顽疾,让受害的老人、病友等群体深恶痛绝 。

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017年7月,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9部门部署在全国开展为期一年半的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行动 。广东省市场监管部门、食药监管部门、公安部门等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部门联动,严查重处,先后开展了打击保健食品非法会议营销治理和南粤护老等专项行动,深入推进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有效遏制了“保健品坑老”等社会乱象,规范市场秩序 。

采访人员从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截至2018年9月30日,全省在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工作中,共检查生产经营主体527411家次,立案查处违法违规案件10955件,涉案货值3.34亿元,罚没金额1.29亿元,暂停销售241家,责令停产停业98家,吊销证照30家 。其中,公安机关立案328宗,抓获涉案人员2064人,刑拘1688人 。

面对花样百出的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如何擦亮眼睛避免被骗?以下2018年广东省内10大典型案例看仔细:

1.广州“承风誉”等公司保健品特大电信诈骗案

2018年4月,省公安厅统一组织广州、清远市公安机关共1500名警力开展“飓风9号”专案统一收网行动,对位于广州市天河、白云、增城区,以及江西省赣州市等省外的9个犯罪窝点进行统一收网,成功打掉以“承风誉”等公司为掩护,以销售壮阳、瘦身、脱发、除臭等各类保健品为名的特大诈骗犯罪团伙,抓获涉案人员756人,刑事拘留463人,缴获服务器63台以及用于诈骗的涉案物品一大批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破过程中 。



认真看完这十大食品、保健品虚假宣传案例,识骗局免上当 保健品欺诈案例

文章插图
2.广州番禺“坑老”保健品诈骗系列案

2018年3月,广州市公安机关对“广州熙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销售“三无”保健品,夸大性能,实施诈骗活动开展打击行动 。经查明,当事人通过电话联系向不法分子购买大量公民信息,尤其是老年人、“三高”慢性病患者等特殊群体的信息,通过微信、短信、电话等方式,冒充专家、医生,针对其身体状况进行虚假诊断,虚构和夸大产品功效,诱骗购买产品 。行动中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 。经鉴定检验,涉案保健品含非法添加物质“西地那非”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破过程中 。

3.汕头市澄海区张介扬未经许可销售白砂糖案

2018年1月,汕头市澄海区食品药品监管局根据澄海区政府交办、区公安部门移送的张介扬违法销售白砂糖一案立案调查 。现场查获四个品种无中文标签标识白砂糖共3801袋,共190.05吨,货值经评估为114.03万元 。当事人无法提供该批白砂糖来源的合法资料,无法追踪该批白砂糖的来源 。当事人存在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事食品白砂糖的经营活动、经营外包装无中文标签标识的进口预包装食品、经营假冒食品的违法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五条、第九十七条 。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第一款、第一百二十五条以及《广东省查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条例》第五十五条第三款规定,没收违法经营的食品,并罚款金额1824.48万元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