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瑜伽语音的冥想

这是不是说,我们认为:人们不应该修习本书前一部分介绍的那些功法呢?我们的回答是,如果有人有兴趣修炼提升生命之气的功法,那么,他就应该练起来,而且严肃认真、小心谨慎地练--但他也必须修炼瑜伽语音冥想,修炼“实践瑜伽”和“爱心服务瑜伽” 。
这会帮助他清除心灵上欺诈剥削的倾向,使心灵纯洁起来 。从而也就会使他的修炼更安全、更有成果 。但是,如果一个人不是对修炼提升生命之气的功法有强烈兴趣,那就无须修习它 。他根本不必感到这就会错过了些什么,或以为提升生命之气的练习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事物 。”--《瑜伽-气功与冥想》第十五章“提升生命之气” 。
在所有的瑜伽冥想体系中,没有哪一种比得上瑜伽语音冥想的功效那么直接、久经时间考验或广为人们使用 。如前所述,瑜伽语音冥想可以和提升生命之气的功法一起配合着练中,也可以中身单项地练习 。
换言之,一个人可以先通过操纵控制生命之气以达到控制感官( Pratyahara,制感)的境界,然后才开始把注意力专注一点地集中在他的瑜伽语音上面,或者他也可以不考虑自己当时意识状态如何,进行练习瑜伽语音冥想 。这样的瑜伽语音冥想本身就会导致撤回感官(制感)、执持(Dharana)、禅(Dhyana)和最终地进人人定( Samadhi)的境界 。
当然,实际上,那些使用操纵生命之气诸法的习瑜伽者并非只在每次练习提升生命之气的后一些阶段才练渝枷语音冥想的 。他们在一天中某些别的时刻也还经常练瑜伽语音冥想 。
一个人无须求助于任何别的瑜伽冥想预备功或瑜伽冥想功法,而只凭经常修炼瑜伽语音冥想,就可以从瑜伽冥想的最低阶段达到最高阶段 。换言之,一个人要想修习瑜伽语音冥想获得成功,他无须先成为一名瑜伽姿势或诸如契合法、收束法、调息术等等瑜伽冥想前预备功的专家,甚至无须修习这些功法 。
语音冥想瑜伽不仅效果显著,而且简便易行 。无论年龄、性别、职业、教育状况等等如何,人人都可以练习 。这些状况完全是无关紧要的 。五岁小儿或九十岁老翁都可以练习它 。无论是学生或农民、家庭主妇或工人练起来都是容易的 。
从无法记忆的远古时代起,习瑜伽者就一直修习着瑜伽语音冥想术了 。这些专门的吟诵语音是由无数世代师徒辗转授受,传下来的 。
瑜伽语音冥想又称曼特拉( Mantra)冥想 。梵语词“曼特拉”可以分为两部分,即“曼”( man)和“特拉”( tra) 。“曼”的意思是“心灵” 。“特拉”的意思是“引开去” 。因此,“曼特拉”的意思是能把人的心灵从其种种世俗的思想、忧虑、欲念、精神负担等等引离开去的一组特殊语音 。
一个人只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他的瑜伽语音上,就能逐渐超越愚昧无知和激情等品质,而处身在善良品质的高度上 。从这一步,瑜伽冥想更往深处发展,逐渐演变为完美的禅,而最终地进人人定状态 。
帕坦伽利在其所著《瑜伽经》中把执持、禅和人定描述为瑜伽冥想术的三个阶段 。在执持阶段,冥想者的心总是倾向于从冥想注意的对象事物上游离开去 。在禅阶段,冥想者的心专注一点地保持在冥想对象事物上 。这种心专一点状态的最高的完美境界就叫入定 。
那些不理解真正的瑜伽冥想是什么的人会认为:一个人从执持进到禅,再而最终进到人定状态是因为他们的注意能力有了增强 。但是,情况并不是这样的 。注意力对一个冥想中的人的推动作用是有限的 。心灵的本性是,它总是冀求一些新鲜的东西 。
试图凭借注意力使心灵保持专注在某一对象事物上,是违反心灵的能力的 。这样做是困难而徒然的 。这实际上也是违反瑜伽冥想术的原则的 。在瑜伽冥想术中,人要经柔地设法把他的心灵集中在某一对象事物上,如果心灵要离开这事物,他就设法逮住它,把它带回来 。但这是做得极为柔和的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