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发现一处距今4000年前朱开沟文化遗址

新华社呼和浩特2月10日电(采访人员勿日汗、哈丽娜)采访人员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 , 2021年11月 , 考古人员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发现一处距今4000年前朱开沟文化遗址 , 清理发现了房址和墓葬等多种文化遗物 。这些新发现为探讨朱开沟文化内涵增添了新材料 。
这个距今4000年前的朱开沟文化遗址被命名为沙日塔拉遗址 ,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镇沙日塔拉村 , 遗址面积约50万平方米 。
2021年 ,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沙日塔拉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 发掘面积500平方米 , 清理发现房址8座、灰坑及灰沟30处 , 墓葬31座 , 路面2条 , 灶址1处 , 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骨器、角蚌器等150余件 。
发掘的房址多为圆形、圆角方形、方形等 , 是半地穴式结构 , 保存较差 。灰坑多为圆形 , 平底或圜底 , 个别灰坑中埋葬有完整的狗骨架 , 有祭祀性质 。发掘的墓葬均为土坑竖穴式墓葬 , 多为圆角或弧边长方形 , 墓葬有成人葬和儿童葬两种 , 多为单人葬 , 几乎没有葬具 。
考古人员介绍 , 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和贝饰 , 但它们不是本地特有产物 , 是从遥远的区域交流而来 , 说明当时在此生活的先人与其他地区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和物品流转 。而且地表采集的青铜器和冶炼烧结块 , 也说明遗址很可能存在着冶炼铸造和使用青铜器的活动 。
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的三足瓮、绳纹鬲、单把鬲等用于生产生活的陶器;石器以石刀为主 , 骨器有锥、针、筒、簪等;卜骨是利用牛或羊肩胛骨加工而成 , 加工方式为烫、灼、钻等 。
考古人员认为 , 沙日塔拉遗址为研究史前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形态提供了珍贵的实物材料 。
值班主任:李欢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