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被催婚 68.2%受访未婚青年经历过“催婚催恋”

虎年春节刚过,不少未婚青年都在春节期间被催婚催恋 。有网友感慨“每逢佳节被催婚” 。年轻人会如何应对催婚催恋?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021名未婚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8.2%的受访未婚青年都经历过“催婚催恋” 。80.6%的受访未婚青年坦言被“催”增加了春节走亲访友的压力 。面对催婚催恋,59.2%的受访未婚青年会转移话题和注意力,53.0%的受访未婚青年会无论对方说啥都表示赞同 。
受访未婚青年中,00后占17.7%,95后占39.8%,90后占32.0%,85后占10.4% 。男性占40.6%,女性占59.4% 。
68.2%受访未婚青年都经历过“催婚催恋”
22岁的陈可(化名)是天津某高校研究生,现在是单身 。新年聚餐期间,总是被亲戚们催恋,“大家边吃边聊天,吃着吃着一定会问起我来,‘小可有男朋友了吗’‘今年都多大了,该找男朋友啦’……”陈可坦言,这是和亲朋们聊天永远绕不开的话题 。
24岁的单身青年余齐(化名)介绍,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也经历了几次被“催”,“我爸妈、七大姑八大姨,无一不提及 。大家直奔主题,告诉我‘年龄不小了,要考虑婚恋问题了’” 。
68.2%的受访未婚青年都经历过“催婚催恋” 。交互分析发现,受访90后未婚青年被“催”比例最高,为81.3%,其次是95后(74.8%) 。男性(73.6%)被“催”比例高于女性(64.6%) 。
社调中心2017年做过的相关调查显示,被长辈催过婚的适龄未婚青年占比为85.1% 。如今这一比例(68.2%)有了明显的下降 。
天津社会科学院原首席专家、天津婚姻家庭研究会会长潘允康表示,如今在婚育问题上,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年轻人不着急,父母着急、不断催 。“这个现象体现出两代人的观念差异 。都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在很多中国父母心中,抚养儿女有一套程序,生育、养育、教育、成家立业 。只有当儿女成家立业了,才会放下心来 。也担心儿女错过时机” 。
80.6%受访未婚青年坦言被“催”增加了春节走亲访友的压力
陈可表示,每次和亲戚聊天,都会重复一遍相同的话题,“我被‘催’成了大家的重点谈资,现在自己都有些麻木了 。但次数多了,心情多少会受到一些影响” 。
余齐则表示,他已经对被“催”感到“无所谓”了,“我觉得现在年龄还小,一点也不着急 。如果再长几岁,压力感和焦虑感应该会增加不少” 。
在北京工作的29岁的楚婕(化名)目前有交往对象,还没有结婚的打算 。但每次见到亲戚,都要被催婚,令她感到烦闷 。“我始终觉得婚恋是自己的事情,也比较享受当下的生活状态 。大家的催促只是提供建议,说明他们关心我 。但频繁被催婚,导致我有时会动摇自己的决定,引发了一些思考,也感到心烦” 。
80.6%的受访未婚青年坦言被“催”增加了春节走亲访友的压力 。交互分析结果显示,受访90后未婚群体(85.0%)普遍感到压力大,其次是95后(84.0%) 。
在本次调查中,谈到阻碍交友结婚的因素,32.8%的受访未婚青年指出,是对长辈催促的反感 。
河北唐山退休居民张阿姨的女儿今年32岁了,一直没有对象 。相比以前,这两年张阿姨的心态平和淡定了许多 。“原来是真着急,逢年过节就和女儿念叨,我们娘俩经常因此闹不愉快,孩子回家也不开心 。后来我想通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做长辈的也要体谅儿女,得顺其自然” 。
“现在的年轻人有独立的价值观、世界观,生活中追求自我和自立 。父母要理解子女,强势地干预甚至决定子女的婚姻,就会产生一些矛盾 。”潘允康认为,父母关心子女婚姻没有错,但要把握度,否则可能起到反作用 。“要意识到,自己代替不了子女,适当提醒一下就可以 。现在有些家庭催婚催得厉害,子女都不敢回家了”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