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的来历和风俗 植树节的来历简短

导读:植树节在每年的3月12日,这是我国的一个节日,也是值得全世界人民都参与的节日,其他国家也有植树节,只不过节日时间不在3月12日罢了,那么关于我国植树节的来历和风俗,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万年历小编对植树节的来历简短介绍,感兴趣的朋友来看看吧 。

植树节的来历和风俗 植树节的来历简短

文章插图
植树节
植树节的来历和风俗
3月12日是我国自己的植树节日,同时这一天也是孙中山逝世纪念日 。孙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在他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就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 。1914年11月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政府又规定将每年的"清明节"定为植树节 。
1979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通过了将3月12日定为我国植树节的决议,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 。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我国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并且要实现得更好 。
植树节的习俗:种树、了解树木的知识、宣传环保 。植树节这一天是动员群众参加以植树造林活动的节日,通过植树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

植树节的来历和风俗 植树节的来历简短

文章插图
植树节
中国的植树节由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于1915年倡议设立,最初将时间确定在每年清明节 。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 。新中国成立后的1979年,在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
植树节的来历简短
中国的植树节开始时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1979年2月23日,中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仍以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造福子孙后代 。
植树节的故事简单介绍
1、治病种杏
三国东吴名医董奉,医术精湛,济贫善施,为人治病不收财礼 。只要求治好一个轻病人,种一株杏树,治好一个重病人,种5株杏树 。天长日久,他的房前屋后竟有10余万株杏树,人称“董林杏仙”.后来,每当杏子成熟,董奉把它换成粮食 。赈济穷人,这就是历代传为美谈的“杏林佳话”.从此,“杏林”成了医学界的代名词 。

植树节的来历和风俗 植树节的来历简短

文章插图
植树节
2、思乡植柳
唐代文成公主远嫁西藏松赞干布,特地从长安带去柳树苗种,植于拉萨大朝寺周围,以表达对柳树成荫的故乡的思念 。因此,这些树被称为“唐柳”或“公主柳”,现在已成为藏汉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
3、写诗护树
爱国名将冯玉祥爱树如命,曾在军中立下护树军令:“马啃一树,杖责二十,补栽十棵”.他驻兵北京,率领官兵广植树木,被誉为“植树将军”.驻兵徐州时,带兵种植大量树木,并写一首护林诗喻示军民:“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 。”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植树节的来历和风俗,植树节的来历简短”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
文章由天气网万年历频道(http://www.diemang.com/)原创,禁止转载,转载必究!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