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根的功效与作用-食用方法及禁忌

芦根的功效与作用:芦根又名芦茅根,苇根,芦根的功效是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芦根的作用是治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芦根用药禁忌是脾胃虚寒者忌服芦根 。基本概述

芦根的功效与作用-食用方法及禁忌

文章插图
药名:芦根 别名:芦茅根、苇根、芦头、芦柴根、芦菇根、顺江龙、水蓈蔃、芦通、苇子根、芦芽根、甜梗子 类别:清热泻火药 性味:甘,寒 归经:归肺经、胃经 功效: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 主治: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60~120g);或鲜品捣汁 。外用:适量,煎汤洗 。药材基源:芦根为单子叶植物禾本科芦苇的新鲜或干燥根茎 。炮制方法 鲜芦根:取鲜品,除去残茎、膜质状叶片、须根及杂质,洗净泥土,用时切段或捣汁 。芦根: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须根,洗净,稍润,切段,干燥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鲜芦根埋入湿沙中,防干 。功效作用
芦根的功效与作用-食用方法及禁忌

文章插图
1、《中国药植志》记载:芦根治便秘 。2、《经效产宝》记载:芦根治妊娠呕吐不食,兼吐痰水:生芦根十分,橘皮四分,生姜六分,槟榔二分 。以水二升,煎取七合,空腹热服 。3、《湖南药物志》记载:芦根治牙龈出血:(芦根)水煎,代茶饮 。4、《广东省惠阳地区中草药》记载:芦根治白带:芦根(干)15g,五指毛桃根30g 。煎服 。5、《日用本草》记载:芦根解河豚鱼毒 。6、《本草原始》记载:芦根治干呕霍乱 。7《唐本草》记载:芦根疗呕逆不下食、胃中热、伤寒患者弥良 。8、《山东中药》记载:治浮肿 。9、《青岛中草药手册》记载:芦根治河豚鱼中毒:① 芦根120g 。煎服 。(《广东省惠阳地区中学药》)② 芦根150g,蜀葵根60g 。捣烂冲水内服 。10、《贵州草药》记载:芦根治大便燥结:芦根、夏枯草、蜂蜜各15g,土大黄、皂角、银花各6g 。煨水服 。11、《重庆草药》记载:芦根治风火虫牙:鲜苇根60g,柳树根60g,黄荆根、路边姜各30g,二月泡根、薅秧泡根各18g 。水煎服 。12、《温病条辨》记载:芦根治热病烦渴:芦根性味甘寒,既能清透肺胃气分实热,又能生津止渴、除烦,故可用芦根治热病伤津,烦热口渴者,芦根常配麦门冬、天花粉等药用;或以其鲜汁配麦冬汁、梨汁、荸荠汁、藕汁服,如五汁饮 。13、《青岛中草药手册》记载:芦根治麻疹不透:① 芦根 30g,柽柳9g 。水煎服 。(《山东中草药手册》)② 芦根、芫荽各适量 。水煎浓液擦身 。14、《南京民间药草》记载:芦根治喉痛 。15、《药性论》记载:芦根能解大热,开胃 。治噎哕不止 。16、《外台》引《玄感传尸方》芦根饮 记载:芦根治骨蒸肺痿,烦躁不能食:芦根(切讫秤)、麦门冬(去心)、地骨皮各十两,生姜十两(合皮切),橘皮、茯苓各五两 。上六味,切,以水二斗,煮取八升,绞去滓,分温五服 。服别相去八九里,昼三服,夜二服,忌酢物 。17、《食医心鉴》生芦根粥 记载:芦根治小儿呕吐,心烦热:生芦根一两 。净洗,以水一升,煎取七合,去滓,红米一合,于汁中煮粥食之 。18、《湖南药物志》记载:芦根治百日咳,咯血:(芦根)30g,卷柏6g,木蝴蝶6g,牛皮冻7.5g 。水煎服 。19、《金匮玉函方》记载:芦根治五噎,心膈气滞,烦闷吐逆,不下食:芦根五两,锉,以水三大盏,煮取二盏,去滓,不计时,温服 。20、《名医别录》记载:芦根主消渴客热,止小便利 。21、《日华子本草》记载:芦根治寒热时疾烦闷,好孕人心热,并泻痢人渴 。22、《安徽中草药》记载:芦根治胃热消渴:芦根15g、麦门冬、地骨皮、茯苓各9g,陈皮4.5g 。煎服 。23、《贵州草药》记载:芦根治胃气痛吐酸水:芦根15g,香樟根9g 。煨水服,一日2次 。24、《医林纂要》记载:芦根能渗湿行水,疗肺痈 。25、《河南中草药手册》记载:芦根治猩红热:鲜芦根、鲜白茅根各30g,白糖适量 。水煎,当茶喝 。26、《千金方》记载:芦根治肺热咳嗽,肺痈吐脓:芦根入肺经善清透肺热,用治肺热咳嗽,常配黄芩、浙贝母、瓜蒌等药用 。若治风热咳嗽,可配桑叶、菊花、苦杏仁等药用,如桑菊饮(《温病条辨》) 。若治肺痈吐脓,则多配薏苡仁、冬瓜仁等用,如苇茎汤 。27、《外台》引《集验方》记载:芦根治口疮:芦根四两,黄柏、升麻各三两,生地五两 。上四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含,取瘥 。含极冷吐却,更含之 。28、《四川中药志》记载:治斑疹舌燥及津少 。29、《本草蒙筌》记载:芦根解酒毒、鱼蟹中毒 。30、《圣济总录》芦根汤 记载:芦根治目暴肿:芦根五两,甘草(炙)一两,粟米三合,甜竹茹鸡子大 。上四味,锉如麻豆 。每用五钱匕,水二盏,煎取一盏,去滓,食后温服,日三 。31、芦根治热淋涩痛:芦根功能清热利尿,可用治热淋涩痛,小便短赤,常配白茅根、车前子等用 。32、《千金要方》芦根饮子 记载:芦根治伤寒后,呕哕反胃,及干呕不下食:生芦根(切)、青竹茹各一升,粳米三合,生姜三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随便饮 。33、《宁夏中草药手册》记载:芦根治肺痈咳嗽吐腥臭脓痰:芦根30g,薏米、冬瓜子各15g,桃仁、桔梗各9g 。水煎服 。34、《肘后方》记载:芦根治胃热呕哕:芦根能清胃热而止呕逆,可用鲜品配青竹如、生姜等煎服,如芦根饮子(《千金方》);也可单用煎浓汁频饮 。35、《天宝本草》记载:芦根清心益肾,去目雾,头晕,耳鸣,疮毒,夜梦颠倒,遗精 。36、《重庆草药》记载:芦根治肺痈吐血:鲜芦根1000g,炖猪心肺服 。37、《宁夏中草药手册》记载:芦根治大叶性肺炎,高热烦渴,喘咳:芦根30g,麻黄3g,甘草6g,杏仁9g,石膏15g 。水煎服 。38、《普济方》芦根饮 记载:芦根芦根治产后吐利,霍乱,心腹痛:芦根、人参、枇杷叶各一两 。上捣筛,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39、《泉州本草》记载:芦根治咽喉肿痛:鲜芦苇根,捣绞汁,调蜜服 。40、《本草经疏》记载:芦根,味甘寒而无毒 。消渴者,中焦有热,则脾胃干燥,津液不生而然也,甘能益胃和中,寒能除热降火,热解胃和,则津液流通而渴止矣 。客热者,邪热也,甘寒除邪热,则客热自解 。肺为水之上源,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始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肾为水脏而主二便,三家有热,则小便频数,甚至不能少忍,火性急速故也,肺、肾、脾三家之热解,则小便复其常道矣,火升胃热,则反胃呕逆不下食及噎哕不止;伤寒时疾,热甚则烦闷;下多亡阴,故泻利人多渴;孕妇血不足则心热,甘寒除热安胃,亦能下气,故悉主之也 。食用方法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