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漂为什么会自动长目


摘要:祸首却是钓线(主要是母线)的延伸 。尼龙材质的钓线具有一定的延伸性能,钓鱼时受鱼的重力、逃窜力的共同作用,钓线逐渐延伸导致线径变细、长度增加 。由于目前市售钓线都未标明这一指标数,消费者只能凭手拉的感觉来大致比较其延伸值的大小(注意弹性和延伸这二者的区别,弹性是去力后能恢复原状,而延伸是去力后不能完全恢复到原状的) 。
悬坠底钓时,钓着钓着,鱼漂自动高出一目二目,也就是自动“长”目 。初学者也许不太相信,认为这可能吗?而老钓手碰到这种情况也会疑惑不解 。笔者近来在一次收获颇为不错的冬钓中,就遇到了这种情况 。通过分析和实践,找到了鱼漂自动“长”目的真正原因,且作出了正确的对策 。

鱼漂为什么会自动长目

文章插图
钓点水底平坦,抛钩误差不大,悬坠双钩到底而上下两副太空豆又都没有发生移位的情况下,连上5~6尾大鲫之后,发现抛钩后钓目开始“长”目,原来调3目钓2目,变成调3目钓3、4目了 。到10多尾鱼获后,钓目露出了第5目的红格目,而鱼讯也逐渐发生变化;下扌屯鱼讯少了 。大多是小幅抬漂鱼讯,判断发生困难,脱钩现象增加 。在换饵时已有鱼吞钩(6.3米长竿长线因距离远,小幅升漂未能及时发现)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很显然“长”目造成钓组过于迟钝,鱼讯变异 。
鱼漂自动“长”目的原因在哪里?在记忆的搜索中媒体似乎有两篇文章谈及此事,一是程宁大师在《试论竞技钓鲫法——浮标的使用》一文中曾解答过钓者的疑惑:“是因为钓点附近水的密度因鱼的搅动和粉饵雾化后造成水的混浊度增加而密度加大,进入这里的钩饵变轻而导致自动“长”目现象 。”二是张炎冰在《子线呼唤母线》一文中所提及的水面漂来油污、钓目升高一目导致鱼咬钩信号失去规律 。但经过分析,这两种原因都否定了,因在大水面休闲钓鱼,鱼的密度与专业精养塘无法相比,有限的粉饵雾化在水库暗流的推动下,钓点附近水域的水密度不至于加大到有3目浮力的程度 。水面油污现象根本不存在,每次抛竿都压主线入水 。最后用上钩挂小橡皮块重新找底,发现鱼漂停在5目处,确确实实已“长”出了3目 。至此才找到了鱼漂自动“长”目的真正原因是水线的延长 。祸首却是钓线(主要是母线)的延伸 。
真正原因找到了,对策很简单 。重新调整钓目到2目,上浮下扌屯鱼讯又都恢复了,凡上浮的都是咬的下钩,扌屯漂的大多是咬的上钩 。因上鱼勤,下午又连调二次钓目 。三次调漂,鱼漂共下移了7~8厘米的距离 。钓点水深2.8米,据此推算,这根某名牌厂买饵赠的未标明“道系”的0.8号线,延伸率已达3%左右,再用下去也许要出问题了 。
尼龙材质的钓线具有一定的延伸性能,钓鱼时受鱼的重力、逃窜力的共同作用,钓线逐渐延伸导致线径变细、长度增加 。这个道理恐怕一般人都知道 。但还未引起钓鱼人足够的重视,如较粗的线钓到不大的鱼发生断线经常看到,这里面就含有钓线已发生过度的延伸,拉力大幅度减弱这一因素在内 。鱼漂自动“长”目、水线自动伸长的事实提醒钓友,在钓线的选择和使用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把延伸率大小也作为钓线选择的其中一项指标,特别是主线更要重视 。由于目前市售钓线都未标明这一指标数,消费者只能凭手拉的感觉来大致比较其延伸值的大小(注意弹性和延伸这二者的区别,弹性是去力后能恢复原状,而延伸是去力后不能完全恢复到原状的) 。选择名牌生产厂家的品牌产品则是十分简单可靠的方法(须防止价格便宜的假冒伪劣产品) 。现在市场上出售的日本高档钓线(国内分装)不仅明确表明该线的种类(海水还是淡水,抛竿还是手竿),还表明适用母线(道系)还是子线(ルリス),这就方便了钓鱼人不会错用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