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三月三有哪些民俗 广西壮族三月三的风俗是什么

导读:广西少数民族众多,但是主体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人民,因此壮族的传统节日成为了广西特有的节日,有些节日还会安排放假供居民庆祝 。其中有假期的节日是三月三,那么你知道广西壮族三月三有哪些民俗吗?想知道广西壮族三月三的风俗是什么,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

广西壮族三月三有哪些民俗 广西壮族三月三的风俗是什么

文章插图
壮族
广西壮族三月三有哪些民俗
说差异:广西各地的“三月三”活动各有特色
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韩德明表示,广西各地过“三月三”都有自己的特色 。比如,武鸣当地会举行特别的民俗仪式,如果想感受壮族过“三月三”的特色仪式和庆祝方式,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此外,柳州的鱼峰歌圩历史悠久,自唐代以来,每逢节假日,鱼峰山下、小龙潭边、人民广场上,都有民间歌手自发结伴对唱山歌,并吸引了大批围观者的加入,场面欢腾而热闹,不少古老的山歌也因为该歌圩的存在而得以保留和传承 。
三江侗族的抢花炮也有上百年的历史,每年的“三月三”一到,各村寨便开始组织抢花炮 。花炮是用红布(或红绸)缠绕的小铁环,将其置于铁炮顶端,然后点燃放炮,小铁环冲入空中,待“花炮”落地,预定人员即奋力争抢,夺到花炮并送到指定地点为优胜 。抢到花炮的人相当于抢到了“头彩”,寓意着吉利幸福,获胜者还可获得猪、羊、红蛋、酒和镜屏等奖励;花炮分头炮、二炮、三炮,有的地方还有四炮、五炮,抢花炮仅限于男子,常以一家、一族、一村组队,也可跨村寨自由组队 。
靖西、德保、那坡等地的“三月三”主要是以祭祀为主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陆晓芹称,在“三月三”当天,这几个地方的人会起个大早,带上祭祀用品去祭拜祖坟,到了中午,会选择在某一个祖坟前聚餐,“这种聚餐的方式是很融洽的,能够增加彼此之间的认同感和家族感 。”陆晓芹说 。在饮食方面,当地的糯米饭既有四色也有五色,一些村屯会有在每碗糯米饭上面放一个煎鸡蛋的习俗 。
广西壮族三月三有哪些民俗 广西壮族三月三的风俗是什么

文章插图
三月三
有讲究:祭祀和对歌是“三月三”最主要的活动
广西师范学院民俗学教授黄桂秋认为,不管各地的过节形式如何,“三月三”的传统活动主要分为两项,即祭祀和对歌 。而在壮族的祭祀活动中,祭祀桌上一定少不了五色糯米饭 。
在“三月三”节庆开始前,家家户户都会选出优质的糯米,用不同草药的汁液浸泡糯米,使之染色后蒸熟,即为五色糯米饭 。五色糯米饭除了象征着五谷丰登、幸福吉祥外,因为五种颜色代表着阴阳五行、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用于祭祀祖先,可祈求一年家人平安、庄稼丰收 。此外,每年的三四月份正是人体寒气最重的时候,而五色糯米饭有驱寒避邪的功效,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适当进食一些五色糯米饭,有利于驱赶身体内的寒意 。
韩德明称,每年不少地方还会举行大型的公祭始祖,即多个家族一起共同祭祀同一个祖先 。由于公祭始祖较为重要,几乎每个在外工作的年轻人都会被要求回家参与 。
公祭始祖大体上分为重新推土、烧香、供奉祠堂等多个礼仪步骤 。在供奉祠堂时,一些村落的族长会拿出族谱和家规进行宣读,韩德明介绍称,过去,这些族谱、家规大都强调伦理孝道,但如今随着观念和文化的进步,这些族谱、家规的内容有了新变化,即在悼念祖先的同时,还起到了教育后代、加强邻里、族里团结、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作用,尤其对于规范后代的行为有警醒的作用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