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健身,都应该注意一些什么

随着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 , 那些酷爱室内健身的人眼下遇到了挑战 , 公众媒体都在提醒人们尽量减少到人流集中的地方活动 , 由此 , 户外健身成了人们的新宠 。

户外健身,都应该注意一些什么

文章插图
夏日高温天气袭来 , 背包客走悄 , 到户外去登山、溯溪 , 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时尚 。哪怕是家门口简单的一些体育活动 , 也因为自然、自在 , 而与传统的室内健身迥然不同 。
■户外运动要量力而行
呼吸自然新鲜的空气 , 避免嘈杂拥挤的人群 , 在增强自身抵抗力的同时 , 又降低了罹患传染病的风险 。这是户外运动在世界各地越来越受到广泛欢迎的重要原因 。户外健身运动虽然比较随意 , 但也容易剑走偏锋 。河北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系史东林教授提醒 , 户外运动应该科学平衡进行 , 否则如同吃饭偏食一样 。
史东林介绍说 , 健身应从改善身体肌力、肌耐力、心肺功能、身体柔韧性等多方面平衡进行 。比如太极拳侧重锻炼肌耐力 , 跳绳侧重锻炼心肺功能 , 常规器械练习侧重锻炼肌力等 。由于各项健身项目的锻炼侧重不同 , 户外健身者不能太“专注”于某一种运动 , 而应参与多种健身项目 , 将身体各部位都锻炼到 。
【户外健身,都应该注意一些什么】 而实际上 , 由于没有专业教练的指导 , 健身者往往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喜好行事 。如羽毛球、乒乓球、踢毽子等健身项目 , 许多健身者习惯用一侧的手臂(或腿)进行运动 , 这样 , 易造成肌肉群发展不协调 , 还有可能引发脊柱侧弯等问题 。因此 , 喜欢进行这类健身项目的健身者应经常换另一侧肢体活动 , 或多参加一些其他项目 , 以平衡身体的发展 。
另外 , 户外运动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许多人担心运动强度不够 , 达不到锻炼效果 , 或者是强度过大 , 过犹不及 。那么 , 如何确定自己的运动强度呢?史东林建议 , 初期健身者每周运动3-4次 , 每次选择不同类型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 , 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身体抵抗力 。如果锻炼后的第二天早晨感觉全身酸痛 , 继续训练时某些肌肉感觉十分疲劳 , 那就说明前一天的运动强度太大了 , 应适当减少运动量 , 多做一些拉伸运动 , 使身体尽快恢复 。
对于那些中老年人和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 , 户外运动的科学合理尤要引起注意 。心血管患者可选择中等强度的步行、慢跑等有氧训练 , 每次运动时间不能太长 , 以半小时为宜 。在跑步机上锻炼时速度也不能太快 , 运动量不要太大 , 更不能做鼓劲憋气、快速旋转、用力剧烈和深度低头的运动动作 。因为超负荷的运动量极易导致心脑血管急剧缺血、缺氧 , 可能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或脑梗死 。心血管患者在参加各种户外体育锻炼时 , 要在医生指导下事先服药预防 。而患有腰椎、颈椎以及骨质疏松的疾病患者也一定要在骨科医生的检查指导下进行锻炼 , 防止不规范的锻炼给身体带来新的损害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