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喜欢营造家庭健身房

解放日报《百姓健身》创刊号上登了“百姓健身调查表” , 先后共收到一千余份调查表 , 通过对市民参加健身运动情况的调查结果 , 引发了一些思考 。
加强意识 改变观念
从调查结果看 , 几乎所有的被调查对象都在不同程度上参加了健身锻炼 , 其中每周参加一次以上的占71.9% 。如果按照大多数国家以每周参加3次以上健身锻炼、每次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上、运动强度达中等水平作为“体育人口”的标准看 , 本次调查的千名“关心体育的市民”中 , 有71.9%的人周锻炼次数达到了3次以上 , 有35.7%的人每次锻炼时间达到30—60分钟以上 。但是 , 时断、时续、没有规律地锻炼的市民也占了19.8% 。值得一提的是 , 本次调查的市民中 , 77.5%的人属“办公族”(知识分子、职员和干部等) , 这说明多年来因种种原因参与体育锻炼较少、体育意识较差的“办公族” , 近年来在体育意识上有了很大的改善 。
90年代初的一份调查结果表明 , 本市有3.3%的家庭拥有了体育器材 。而本次调查中 , 巳购买了体育器材的市民或家庭上升到25% , 另有20.9%的人也准备购买体育器材 。这说明 , 随着经济的好转 , 生活水平的提高 , 本市市民近年来体育消费观念有了明显的改善 , “花钱买健康”的体育消费观念已为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受 。从调查结果还可看出 , 被调查市民每月体育消费少于20元人民币的占38.5% , 在20—50元的占15.5% , 50—100元以上的占9.2% , 说明上海市民体育消费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仍有36.5%的人属不固定 。
重在参与 祟尚科学
从调查对象参加健身锻炼的项目看 , 调查结果反映了以下特点:首先 , 长跑锻炼这一传统的健身锻炼项目 , 参加的人数仍居首位(549人次) , 但近年来 , 受国外的影响 ,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开始以走、快走和走跑结合的方式取代了传统的长跑 。其次 , 简便易行、情趣浓郁的拳操练习 , 受到了市民的普遍欢迎(340人次)已跃居第二位;第三 , 采用体育器械进行健身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加 , 用室内器械和室外器械进行健身锻炼的市民合计为288人次 , 而且其中采用室内器械进行健身锻炼的人(183人次)明显超过了采用室外器械锻炼的人(105人次) , 因为上海市民已不再满足于仅用国家提供的一些公共体育健身器材、设施和简单的徒手练习进行健身锻炼 , 而是希望为自己营造一个有高档健身器材的“家庭健身房” , 以便更方便地进行经常性的健身锻炼 。
从本次被调查对象选择参加健身锻炼的时段看 , 处于第一位的是凌晨4—7时的“清晨”时段(570人次) , 第二位的是晚饭后的“晚上”时段(335人次) 。但从人的日生物节奏看 , 清晨时段是上午的低潮时段 , 再加上清晨阳光尚未完全升起 , 植物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主要在吸收氧气 , 放出二氧化碳 , 故这个时段并不是一天中空气最清新的时段 , 自然也不是一天中的最佳健身锻炼时间 。相反在太阳出来后的7—11时和下午15—17时不仅空气清新 , 而且人体的日生物节奏也处于高潮 , 最适合参加健身锻炼 。晚上(19—21时)人体的灵敏和协调等能力较好 , 可以参加体育锻炼 , 但最好在室内进行锻炼 。从本调查结果看 , 在上午段进行健身锻炼的仅89人次 , 下午段锻炼的仅53人次 , 中午段18人次 , 不固定时间的182人次 。这一调查结果也反映出本市市民在参加健身锻炼的时段选择上 , 由于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时间安排上的矛盾和对最佳健身锻炼时段认识上的误区等原因 , 还存在一定的不科学性 , 多数人选的不是最佳时段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