垒球运动中的技战术和竞赛制度

垒球技术
基本技术包括投球、传球、接球、击球、跑垒和滑垒 。其中除投球外 , 与棒球基本相同 。垒球限定只能用低手投球 。世界各国垒球投手的低手投球法多采用以下3种姿势 , 即后摆(包括“8”字)、绕环和弓式 。

垒球运动中的技战术和竞赛制度

文章插图
①后摆 。起动投球时 , 持球右臂随转体直接后摆至身后与肩平或高过肩 , 随左脚伸踏、向前转体和右脚蹬板将右臂急速用力前送 , 通过体侧时用力甩臂、扣腕、拨指将球投出 。“8”字是后摆技术的发展 , 摆臂动作是“8”字形 , 后摆幅度大、出手低、自然上升并以大角度斜线球为特点 。②绕环 。起动投球时 , 右臂随左脚伸踏由前向上经过头顶继续向后绕环 , 左臂下落前摆在投球出手瞬间 , 小臂碰触胯部(突然制动以使球加速) , 手指使用不同的拨球方法投出各种不同的变化球 。这种投球法风靡世界 。③弓式 。这种投球法 , 后摆过头 , 落臂前摆近似绕环投法 , 因呈“弓”形而得名 。投球的变化 , 关键在于使用不同的握球方法、扣腕、拨指和甩臂技术 , 使球体在飞行中产生不同的旋转 。例如 , 投下坠球就要使球体向飞行方向作由上向下的旋转 , 投上升球则与其相反 。投曲线球就要使球体向左或向右旋转 。投飘球则使球体在飞行中不旋转 , 利用气流的作用 , 使球在前进中慢慢晃动 , 以此迷惑击球员难以果断挥棒 。
垒球战术
世界强队大都拥有多名强打手和安打手 。进攻时 , 常规战术多采用隐蔽性、诱骗性强的触击、推击、敲击变换使用 , 跑而打和触击的并用战术、2击后的触击、满垒抢分触击等反常规战术的应用也在增多 。为适应进攻战术发展 , 防守战术也在不断变化和提高 , 在防触击时多采用4人防守和以中轴线为核心的防守战术等 。
竞赛制度
垒球比赛常采用单循环和双循环制 。为使比赛更加紧张激烈 , 使真正具有实力的队伍取得应有的名次 。1978年国际垒联首创了“佩奇制”(page)竞赛方法 。这种赛制多用在比赛的第二阶段 , 第一阶段用其他方式决出名次 , 然后依次排出4队为一组 , 通过佩奇制决定最终名次 。第一组决出1~4名 , 第二组为5~8名 , 以下依次类推 。1985年又作出加赛规定:凡进入佩奇制比赛的第一名(或五、九、十三名)在直接进入决赛的情况下 , 如负给对方 , 则采用加赛一场的办法决定最后名次 。此赛制现已被其他球类项目所采用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