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乳头状瘤症状有什么


食道乳头状瘤症状有什么

文章插图
微量元素与食道癌的关系,食道癌的发病原因,微量元素对食道癌有什么影响,其中又有哪些细节要注意的?其实,食道癌的发生与炎症与创伤,遗传因素以及微量元素含量有关 。那么,对于了解了食道癌的症状后,才能及时到医院寻求治疗,这是对于该类疾病最有效的防治了,那么,我们就来了解它出现的症状吧 。
食道癌又叫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 。全世界每年约有22万人死于食道癌,我国是食道癌高发区,因食道癌死亡者仅次于胃癌居第二位,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 。
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是食管癌的重要发病因素 。这一研究内容已在美国近期的《癌变》杂志上刊出 。hpv是一种亲上皮细胞的双链dna病毒 。
以往研究发现,hpv在世界范围内与15%的人类肿瘤相关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专家就在研究hpv与食管癌的关系,但至今仍无定论 。
我国河南安阳地区是食管癌高发区,为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该地区食管癌发病的关系,专家首次用安阳食管癌高发区现场“正常”人群食管拉网的样品进行测定,方法为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原位杂交(ish) 。
其中高发区138例,低发区68例 。结果高发村与低发村相比,hpv16型阳性率不同(72%和37%);pcr测定的hpvdna在细胞中的存在,及ish测定的病毒癌基因的表达与食管上皮细胞的癌变进程相关,随癌变的增加阳性率上升 。
针对病毒的不同部位开展pcr检测,结果发现以往所用的l1区(病毒外壳蛋白编码区)检出率大大低于e6和e7区(病毒早期蛋白即病毒致癌基因编码区),这一结果解释了以前报道不一致性的可能原因是pcr测定位点不同所致 。
用fish(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方法证明了病毒在感染细胞核中的早期整合 。研究结果表明:hpv16型是安阳地区食管癌的重要病因因素 。
据专家介绍,以往对hpv与食管癌关系的研究存在争议,原因主要是方法使用不一致或不当;另外是观念上的问题——将传染病的模式用于癌变研究,但实际上凡致癌的生物因素(如病毒)均不会引起急性传染性疾病的发生,而是长期慢性过程,同时需要机体的遗传易感因素的存在 。
对于食道癌的治疗,医生建议早期食道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才能保证患者有获得长期生存的可能 。但由于食道癌手术会造成患者机体的损伤和气血损耗,所以要及时配合中医治疗,改善患者的饮食与睡眠状况,增强患者的体质为好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