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产品经理:点亮“系统思维”技能


2 产品经理:点亮“系统思维”技能

文章插图
为什么我们就不行呢?是我们本来就笨吗?还是经验不足、知识不够?为什么学了的东西 , 用的时候就想不起来了?该怎么提高这种能力呢?
“信息时代”已经是个古老的词汇了 。信息在解决问题中确实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这也是数据分析和大数据领域在当今如此热门的重要原因 。而系统思维 , 就是我们处理和加工信息的方法 。
在前一篇 《产品经理:点亮“系统思维”技能(1)》中 , 我们讨论了一些系统思维的基本特点 , 比如:细分与整合、细分的“深度和广度”等等 。这些特点在需求层次理论、SWOT、KANO、4P/4S营销组合这些常见的模型中都有体现 。
不过 , 这样的模型学多了 , 就会出现前面引子中的问题——学的东西多了却用不起来 , 反而让我们反应迟钝 , 因为我们的大脑需要从跟多的信息中查找需要用到的内容 。
我们一般会把这样的问题归类为:经验不足——“那些高级的牛人们经历和更多项目 , 总是能够快速的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 然后解决办法就来了 。可是我不行 , 而且也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 不知道怎么提高 。”
关于这个现象 , 热销的《思考 , 快与慢》中的系统1和系统2给出了解释 。而同样热销的《刻意练习》给出了解决方案 , 也就是让系统2借助刻意练习来调整和优化系统1 。但毕竟系统1的容量有限 , 我们不可能把学到任何一个模型都给 “刻意练习” 到系统1 里去 。
所以 , 这一篇的内容就是要讨论: 我们应该将哪些东西放到系统1里面 。
一、问题究竟是什么?记得前段时间参加公司的一场培训 , 有一个场景记得非常深刻:
老师培训的进行到了搜集信息的Section 。讲的是:根据团队中的问题或现象来搜集信息 , 并提出解决方案 。工具方面 , 老师讲到了头脑风暴、鱼骨图、5WHY等分析工具 。
最后在讨论的时候 , 同学与老师出现了分歧 。下面对话中的提到的具体问题不重要 , 我们暂时设定就是上线延期的问题好了 。
大致的对话是这样的:
老师:“知道了问题之后 , 通过搜集信息 , 我们就能(根据之前讲到的XXX模型)给出解决方案了 。”
同学A:“问题我知道了 , 但是现在搜集到的信息根本不够 , 需要搜集更多的信息 。而且我根本不知道搜集多少信息才够用 , 可能要无限的搜集下去才行 。”
老师:“那你知道了问题是什么吗?知道了问题 , 就应该围绕问题搜集信息呀?怎么会永远搜集不够呢?”
同学A:“我知道问题是什么 , 但是不可能根据问题就直接推出需要哪些信息呀 。”
同学B:“需要进一步把问题拆开 , 针对一整个问题 , 是没法确定需要搜集哪些信息的 。”
同学A:“拆分也没有用 , 拆分之后每块问题也都需要收集大量信息 。”
看到了这样的对话 , 不知道大家的认为几个人的分歧主要在哪?
我们可以在这里暂停并思考1分钟 , 尽量调用你的系统2 , 或者使用《产品经理:点亮“系统思维”技能(1)》中提到的触发系统思维的方法 。
其实上面的场景中 , 几个人的根本分歧在于对 “知道”的理解是不同的:
老师的理解是:知道有个延期的问题发生了 , 并且要达到知道5W1H的程度 。之后要搜集的信息就是团队现有的资源、需求方的预期、剩余工作量的实现成本等等 , 然后解决方案自然就出来了 。同学A的理解是:知道有个延期的问题发生了 , 除此之外一无所知 。然后一连串问题就来了:要收集信息 , 我该找谁?问什么?怎么问?问到什么程度?人人都有可能提供有用的信息 , 所以是不是要找所有人都聊一遍?显然 , 这是一个关于认知的问题 , 而不是一个关于技巧的问题 。“Garbage In, Garbage Out.” 系统思考的第一个过程 , 就是系统地认知一个问题 。(这里的“认知”是动词)我们 “认为” 问题是什么 , 自然就会使用特定的模型来解决问题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