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1一81章全文解释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解释( 四 )


:大道废弃了,才出现仁义 。智慧出来了,才有大伪诈 。六亲不和,才大讲孝慈 。国家昏乱,才呼唤忠臣 。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
: 弃绝成功与智慧,对人民有百倍的好处 。弃绝仁义的说教,人民就会复归孝慈 。弃 绝技巧与功利,就不会有盗贼为患 。然而,用这三者作诫律是不够的 。一定要让人心有所归属才行,就是:认识生命的本根,持定存在的本原 。使自我越来越少,使欲望越来越淡 。拒绝人间的学问,保持无忧无虑的心 。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累累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
: 恭维与呵斥,相差有多远?赞美与厌恶,区别在哪里?人所畏怕的,不能不畏怕啊 。荒野啊,广漠无际! 众人熙熙攘攘,像是在享受盛大的宴席,像是登上了欢乐的舞台 。唯独我浑然无觉,好像不曾开化的样子; 混混沌沌,像初生婴儿还不知嘻笑的时候; 疲惫沮丧,像是四处流浪无家可归的人 。众人都自得自满流溢而出,唯独我仿佛遗失了什么 。我真是愚笨人的心肠啊!世俗的人个个明明白白,唯独我一个昏昏然然 。世俗的人个个斤斤计较,唯独我一个马虎不清 。大水荡荡淼如海,高风习习行无踪 。众人都有一套本事,唯独我又没用又顽固 。我这样与众不同,是把吃喝母亲,看得高于一切啊!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 
:最高的道德形态,是彻底顺从道 。道作为存在物,完全是恍恍惚惚的 。恍惚之中有形象,恍惚之中有实在 。在他的深远幽暗中,有一个精神存在著 。这个精神至真至切,充满了信实 。从古到今,他的名字从不消失,好叫人们看到万物之父 。我怎么晓得万物之父呢?就是由他而来 。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1]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
:受屈辱的,可得成全;受冤枉的,可得伸直;低洼的得充满,将残的得新生,缺乏 的便获得,富有的便迷惑 。所以,圣人与道合一,做天下人认识上天的器具 。不自以为能看见,所以看得分明 。不自以为是,所以是非昭彰 。不求自己的荣耀,所以大 功告成 。不自以为大,所以为天下王 。正因为不争不竞,天下没有能与之争竞的 。古人说"受屈辱必得成全"的话,岂是虚构的吗?那确实得成全者,天下便归属他 。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