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孩子玩手机是好是坏 为什么不能禁止孩子玩手机

2018年,法国就出台了法案:全面禁止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各种具有联网功能的通讯设备 。
去年2月1日,我国教育部办公厅也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 。
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 。
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
可以说,孩子玩手机的问题,几乎是全世界家长和老师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
学校本就是学习的地方,也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井井有条,可以明令禁止孩子玩手机 。
但是在家不一样,一味的禁止,不但破坏了亲子关系,甚至会加剧孩子对手机的渴望 。
让孩子与手机隔离
就是让孩子与这个时代隔离
孩子沉迷手机的危害不用赘述,想必家长和老师都清楚,从影响健康到影响学习再到影响人生,大家都能讲出很多例子 。
也因此,不少家长对手机深恶痛绝,恨不得把孩子和手机完全隔离开来,从小就不让孩子玩手机,那孩子就不会沉迷了吧?
但这是不现实的,看看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几组数据:
如此高的互联网普及率,手机互联网用户已经占了绝对数量,从使用维度上看,更是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购物支付;网络游戏;小区门禁;视频通话;网上购物;外卖;学校各种打卡任务;网课;家校信息沟通......
手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之广泛,怎么可能把孩子和手机完全隔离开来?
再从另一个角度说,孩子也是需要社交的,当其他孩子的话题都是看过的动画片,玩过的益智游戏,你的孩子完全没接触过,怎么和同龄人有共同语言?
所以,在这个信息时代,要想把孩子和电子产品隔离,其实是让孩子和这个时代隔离,你或许避免了孩子沉迷手机,但也阻止了孩子在信息时代下更快的成长 。
对抗的教育方式
只会让亲子关系更紧张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认为:不论什么时候,当父母命令或者强迫孩子做事情,就会导致权力之争 。
当父母总是对孩子说“不行”、“不可以”、“必须”时,只会激起孩子的叛逆,于是双方便开始了拉锯战,家也不再是港湾而变成了一个战场 。
孩子也会在和父母的对抗中强烈的感受到“你不爱我”,因此对父母产生失望的情绪,再也不愿打开心扉 。
哪怕父母真的是为孩子好,孩子也不愿接受,甚至故意叛逆 。
作家樊登也曾因为玩手机的问题和孩子产生了不同的意见,但他没有强硬地要求孩子不能玩,而是先和孩子讲清楚玩手机的利弊 。
“玩手机会让你很高兴,但是玩手机对眼睛不好,而且上瘾之后你会没心思做其他的事,那样你的人生就完了 。”
随后让孩子自己制定规则,儿子给自己规定每天最多只能玩5局游戏,但实际上,儿子并不是每天必须玩够5局,甚至一整天都可以不玩 。
就像樊登所说:“如果只要他一拿手机,我就强迫他还给我,产生这种权力争夺后,他反而会对玩手机上瘾,甚至背着父母也想偷偷玩 。”
教育,一定不能让父母变成孩子的敌人,没有人愿意接受敌人的意见,只会愿意接受朋友的意见 。
家长越是禁止,
手机对孩子的诱惑越大
弟弟上高中时,他说宿舍有一个男生,他父母管着他不让他玩手机,他也没有手机,但是他总是轮流借室友的手机玩,甚至有时候一玩就是一晚上 。
后来还省吃俭用,另外还借了一些钱,自己偷偷买了一部手机,就藏在学校玩,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