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掉2000件闲置、从大厂出逃荒岛,这届年轻人发现了「高配版躺平」( 四 )


小伊在大理时去的咖啡厅
秋天快结束时,朋友邀请我们去农场做客,就着柴火烤披萨,我还去帮忙割了真正的韭菜 。
在一个高山牧场上,我很少说话,更多时间是在不停地走路、倾听、观察 。我喜欢一个人去秋山喝咖啡 。咖啡厅老板是一个大叔,没事的时候做做皮具,我跟着他学习踩缝纫机,也对手工产生了些许兴趣 。
当地人的淳朴、原生态,是在我前20年里从未接触过的 。
有一次,我和大理的朋友们徒步露营,从山里找了些废弃木头、溪边找了点苔藓表皮、再撒上一些树叶,一张天然的野炊桌子就这样完成了 。我们一起种菜、在农场帮闲,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 。
小伊在大理的菜篮
在大理感受到的这些快乐,完全不是通过消费获取的,在这里,只花三分之一在深圳的开销,就能获得三倍的快乐 。买菜、做饭一月不到400元,但在深圳可能也就够一顿饭钱 。
我本人很喜欢花,在大理一束花10元,我可以随心装点自己的家 。前段时间,我回了杭州老家,花束直接升级到60元 。回到城市的那一个月,我当时感受到了巨大的心理落差 。
在简单、自然的生活中,得到的快乐和满足感是远远超出消费减压的 。现在,即便重回城市,我可能也不会再被“消费,对自己好一点”的说法打动 。我更享受这种轻量化的生活状态 。
四、“在国外淘二手、捡破烂、DIY,我的钱花不完”从小在勤俭节约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我,可以说早早就识破了消费主义的“真面目” 。
从小到大,我家的教育理念一直是以节俭为重 。我记得母亲的吹风机是在我上幼儿园时买的,一直到我高中出国留学还在用,用了大概十年多 。
周围很多家庭都已经换上了负离子新型吹风机,我家还是维持着Vintage(复古)风格 。
我们家还有一条家规——吃饭时酱料或饮料不能摆在桌上,必须每个人吃多少倒多少 。在吃完饭后,我也养成了一个习惯,吃完饭会用水涮一下杯子,把酱料清洗干净吃完 。
有一段时间,我也担心过周围人嫌弃我 。
小时候,每学期开学同学们都会买新的塑料书皮,但是我的父母会把旧书皮整理一下,重复利用起来 。我一开始害怕班上同学看到旧书皮会觉得我家里穷、父母不关心我,所以每天回家都会用肥皂水仔细擦拭、清洗书皮,保证它看上去也和新的一样 。
用久了之后就觉得,其实新的、旧的书皮也没什么区别 。
长大后我发现,面对消费主义也是同样的道理 。
在国外,身边也有很多富二代同学,喜欢赶潮流、赶时髦,买最新款的一手产品——由此也产生了大量的浪费 。在加拿大这边,沿街都能见到废弃的包装盒、纸袋、二手家具,黑五这样的消费节期间更严重 。在超市里,蔬菜水果都是清洗干净放在精美的包装箱中 。
这些过度包装和浪费对环境会造成很大的负担 。
我真正的转变开始于大学时期,那段时间,我因为失恋患上了厌食症,吃不下东西,就开始发掘一些健康的素食来调理身体 。
偶然间接触到了一个我非常喜欢的博主,她会在ins上分享很多拒绝过度消费、减少浪费、DIY环保用品的经验 。在ins上还有很多这样的可持续极简主义博主,自发抵制资本主义世界的无节制消费,并且倡导大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尽可能减少垃圾制造 。
他们倡导减少消费、物品回收、循环再利用 。消费社会赋予了物品概念和意义,但其实从生态角度来看,那些精美的包装对大自然根本没有意义 。我们的过度消费,对于地球来说只是在制造垃圾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