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棍子捞上来的世界冠军,王宗源与他“奇遇”不断的跳水之路

用棍子捞上来的世界冠军,王宗源与他“奇遇”不断的跳水之路】如果不是一个个“巧合” , 他不会走上跳水之路 , 也就不会成为奥运冠军和世锦赛冠军 。 但正是成长路上的一次次“奇遇” , 让他走到了今天 , 走上了成为中国男子跳水领军人物之路 。 他 , 就是襄阳小伙儿王宗源 , 昨晚在世锦赛男子单人三米板决赛中以总分561.95分夺得个人第二金——很少有人知道 , 这位奥运会和世锦赛冠军得主 , 小时候练跳水要靠教练用棍子一次次把他从池子里捞上来 。
用棍子捞上来的世界冠军,王宗源与他“奇遇”不断的跳水之路
文章图片
图说:王宗源摘金新华社图
对王宗源来说 , 走上跳水之路是一种“巧合” 。 他的父亲王迎飞是游泳爱好者 , 在儿子不到三岁就带着他下汉江 , 但是王宗源一开始练得并不是跳水 , 而是体操 。 练了一段时间后 , 启蒙教练张永刚就带王宗源练跳水了 , 这还要归功于湖北省一个特殊政策:凡是注册体操的孩子 , 都可以在省里比赛中比跳水 。 后来在省里比赛 , 王宗源获得了三块金牌 , 被省跳水学校看中 , 自此 , 他的跳水生涯算真正开始了 , 那时他才6岁多 。 去年东京奥运会搭档谢思埸拿到男子双人三米板冠军后 , 王宗源曾透露自己刚开始练跳水时非常胆小 , 跳下去之后都得让教练用棍子把自己捞上来 , 他就是在这一次次“打捞”中 , 逐步成长为跳水奥运冠军的 。
用棍子捞上来的世界冠军,王宗源与他“奇遇”不断的跳水之路
文章图片
图说:王宗源和启蒙教练张永刚网络图
在启蒙教练张永刚看来 , 王宗源的定力特别好 , 所以非常有培养前途 。 “能力强的孩子好找 , 但是定力好的孩子不好挑 。 ”而国家跳水队领队周继红则评价 , 王宗源是个踏实的小伙子:“他对自己的要求比较高 , 也比较刻苦 , 但他还需要更多的机会去锻炼 。 ”
2019年韩国光州世锦赛 , 是王宗源第一次出战世界大赛 , 在男子单人一米板决赛中 , 他在前几轮落后的情况下上演惊天大逆转 , 成为中国跳水第100位世界冠军 。 第一次尝到世界大赛冠军滋味 , 王宗源认为那好比一针强心剂 , 激励自己在跳水之路上越走越快 。 但走得太快容易摔跤 , 在一次国家队选拔赛中 , 王宗源出现了严重失误:比赛中他多滑了半步 , 几乎横着掉进水池 , 溅起了巨大的水花 , 从此人送外号“躺平少年” 。 这种叫法 , 看上去是一种“耻辱” , 但反过来想 , 又何尝不是一种激励?王宗源也果然不负众望 , 迅速调整心态 , 最终抓住机会参加了东京奥运会 。
说起来有机会参加东京奥运会 , 王宗源也是幸运儿 。 如果没有突如其来的疫情 , 作为巴黎奥运会后备人才的王宗源或许就会在电视机前为队友呐喊助威 。 没想到东京奥运会延期一年 , 而在出战奥运会之前曹缘由于伤病竞技水平下降 , 横空出世的王宗源替代了他的位置 , 最终搭档谢思埸夺得了男子双人三米板冠军 。
用棍子捞上来的世界冠军,王宗源与他“奇遇”不断的跳水之路
文章图片
图说:王宗源东京奥运会摘金 , 父母为他点赞网络图
这次世锦赛 , 也属于王宗源 。 在搭档曹缘拿到双人三米板冠军后 , 昨晚的单人三米板成了他一个人的舞台 。 从第一跳开始 , 王宗源就一路领先 。 全部6个动作 , 他有5个都获得当轮最高分 , 最终以561.95分、领先排名第二的曹缘69.10分的巨大优势夺冠 。
在东京奥运会男子单人三米板比赛中 , 王宗源输给队友谢思埸获得银牌 , 以他如今迅速增长的实力来说 , 下一届巴黎奥运会值得期待 。 (新民晚报采访人员李元春)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