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短跑成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影响短跑成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入库时间为2021-04-10 20:40:12、推荐关键词有:短跑注意

影响短跑成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文章插图


短跑运动员普遍具有动作灵敏、起跑动作快、步频快的优点,起跑到30M处,成绩能达到3.5―3.7s的水平,但普遍存在后阶段减速的缺点,成绩总不如国外优秀选手 。问题何在!从表面上看,似乎后劲不足,或者是专项耐力不够,我们在短跑时该注意什么呢?在赛跑前一定要做好热身准备,使身体各关节、肌肉都兴奋起来 。准备活动越充分越不容易受伤 。可在慢跑的基础上对肩关节、肘关节、背腰肌肉、腿膝踝关节等部位进行活动,一定要活动开 。时间不要太长,30分钟左右就行 。赛前1分钟可以压压腿、做几个收腹跳,使自己兴奋起来;虽然短跑的距离短,但是因为全程都要保持很好的状态,所以对人体的负荷也是很大的,因此一定要注意休息,保持体力,大家知道影响短跑成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有哪些吗?
【影响短跑成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影响短跑成绩的因素有很多:步频、步幅、速度、速度能力、爆发力,以及肌肉、关节的柔韧性和协调性;还有同学们的心理素质和技术水平等 。其中有三个因素与提高短跑成绩最相关 。
1、合理正确的技术动作
同学们能否掌握好合理、正确的技术动作要领,是今后能否达到高水平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因为短跑是一项周期性的运动,全程要反复跑几十步 。一点微小的错误,反复出现,就变成了大问题 。假如每一步的步幅能够加长5厘米,那么,50步就可以赢得2 。5米的优势 。因此,应花大力气去改进技术 。技术动作的规范合理主要表现在跑的动作结构上要更加符合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使跑的技术更好地表现出节省化和效率化 。具体在跑的技术形式上的表现是:跑的动作平衡、重心上下起伏较小;上下肢动作配合协调,上肢摆臂积极有力,下肢蹬摆结合、以摆促蹬;跑的向前性和直线性好,并且全程有良好的节奏感等 。总之,能够使运动员掌握好合理、正确的技术要领,我们在训练中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2、专项力量能力
力量是基础 。几乎所有的竞技性体育项目都离不开基础力量的训练 。在短跑运动的力量训练中,应该把一次性力量练习(爆发力)和多次性力量练习(专项力量能力)有机地结合好 。以往我们在力量训练中,采用比较多的手段一般是大重量、重量次数少的绝对力量训练 。这种方法对爆发力的发展比较好 。但在短跑运动中,我们更应该看重专项力量能力的发展 。因为一般的力量训练,重量次数不会超过10次 。而根据项目的特点(短跑是一个周期性的运动项目),如果跑100米,至少也需要用45步—48步左右(男子),200米就更多了 。因此,我们在短跑的训练过程当中更需要的是力量持续作用于肌肉的能力,也就是专项力量能力 。具体到训练的方法手段上可以采用的有:橡筋摆腿、负重高抬腿、100—200米段落的跨步跳等等 。
3、速度能力
速度能力是核心 。就短跑而言,过去的观点一般都认为速度训练是核心 。但速度能力才是自始至终都需要紧紧抓住的核心 。所谓速度能力,即是保持速度的能力,它跟通常所说的速度耐力是有区别的 。具体到训练手段来讲,速度能力是指以最大强度或者是接近最大强度来完成的100—200米段落跑;它的特点是重复次数不多,间歇时间较长,强度很大 。而速度耐力是指强度稍低(80%—90%)的250—500米段落跑;其特点是重复次数较多,要求跑平均强度,间歇时间相对要短一些 。有些同学的后程能力不好,其结果是专项成绩也不会很好,分析的结果是该同学的步频能力不好 。但实际上很有可能该运动员50米以内的短程节奏很好,强度也很高 。那么,该运动员的绝对步频应该是不错的;只不过是相对的步频不好,也就是说他保持速度的能力不够好 。如果该同学通过针对性的系统训练,速度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他前半程依然能够保持他原有的步频和速度;那么他的专项成绩和全程的步频指标也肯定就相应地上去了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