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姓起源( 二 )

这无疑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 ,  特别是华夏王姓人的骄傲 。附一:中国主体王姓的开族始祖是东周时代周灵王的长子即太子晋; 而他的独生子宗敬是王氏第一代传人 。其依据索引如下:1、《唐书、宰相世系表》:“王氏 , 出自姬姓 。周灵王太子晋 , 以 直谏废为庶人 。其子宗敬为司徒 , 时人号曰‘王家’ , 因以为氏” 。2、宋朝 , 郑樵著《通志 , 氏族》:周灵王太子晋 , 以直谏废为庶人 ,  其子宗恭(即宗敬——引者注) , 为司徒 , 时人号曰‘王家’ 。3、明朝 , 廖用贤著《尚友录》:“王 , 望出太原 , 周灵王太子晋之 后” 。4、明代嘉靖年间王应斗著《重修王氏统宗世谱序》:“王氏之先 ,  出自周灵王太子晋” 。5、清代光绪二十三年王佐倌修三槐堂刻本《王氏族谱》 , 周灵王太子晋 ,  年十七 , 缑山得道 。其子宗敬 , 居太原 , 为周司徒 。(周)敬王赐姓 , 因王为氏 。6、民国十年王德藩修五教堂刻本《盘川王氏宗谱》:王本姬姓 , 出 于周之后稷 , 下及灵王 , 有太子晋者 , 其子宗敬 , 为周司徒 , 时人号曰‘ 王家’ , 因以为氏 , 此王氏得姓之繇也 。7、现代王泉根著华夏姓氏丛书《王》:“周太子晋公(王氏立姓开 族始祖)——宗敬(王氏第一代传人)” 。rr最近十余年的百家姓人口数量普查 , “姓王的”和“姓李的”算是杠上了 , 那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 排名非常神奇:2006年:李 , 王 , 张 , 刘;2007年:王 , 李 , 张 , 刘;2008年:李 , 王 , 张 , 刘;2010年:李 , 王 , 张 , 刘;2013年:王 , 李 , 张 , 刘;2014年:王 , 李 , 张 , 刘;2018年:王 , 李 , 张 , 刘;所以 , 现在“王姓”成为中国第一大姓 , 1.015亿人姓王 , 压倒了姓李的 , 成为老大 。而“张刘”二姓 , 排名非常稳定 。王姓是中国第一大姓氏 , 是世界三大姓氏之一 , 也是中国最古老的一个姓氏之一 , 在《百家姓》中排第8位 。除中国外 , 在朝鲜也有许多王姓的人 。据南宋《通志·氏族略》中记载:京兆、河间之王 , 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 , 此姬姓之王;出北海、陈留者 , 舜之后 , 此妫姓之王;出汲都郡 , 王子比干之后 , 此子姓之王 。这个记载也是王姓的起源中最有说服力 , 也最为人传颂的来源 。大意是:在京兆、河间一带的王氏族人 , 是周文王的第十五个儿子毕公高的后代;在北海(山东境内)、陈留(开封周边)一带的王姓则传说是帝舜的后代;而在汲都郡(河南新乡)的王姓 , 则称自己是王子比干之后;这三个“王姓”之人本身就是一个“王” , 与其身份相关 。王氏的众多分支中数来仍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孙的那一支名气最大 。毕公高是周武王的弟弟 , 是周文王的第十五个儿子 , 周朝初年 , 被分封到陕西咸阳 , 春秋时期 , 其后代奔晋 , 被分封于魏 , 与赵韩三家分晋 , 最后被秦所灭 , 树倒猢狲散 , 但因为都是王者之后 , 故被称为“王家” 。王姓的其他来源有:太子晋的王氏、周平王太孙赤之后、出自元朝王室、出自少数民族等 , 无论源自何方 , 其本源正主都是当权者 , 有“王”者风范 。所以王姓之人在历朝历代繁衍至今 , 且因为“王”姓的尊贵 , 历史上有乌丸氏改王氏、胡支姓改姓王氏、刘姓改姓王氏等多次它姓改成王姓的历史事件 , 所以生生不息 , 至今成为中国第一大姓 , 是有其历史原因在其中的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