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日寻芳泗水滨这首诗

朱熹有“胜日寻芳泗水滨”的诗句,泗水指哪?现在,对朱熹老爷子的争议颇多 。其中,主要集中在伪君子一说 。其实,大家可能都没有读懂朱熹 。先把他的人品搁在一边,就算是读他老人家的诗,都可能把你弄得直蒙圈 。不信?就先读读这首《春日》吧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乍一看,这也没啥呀 。且慢,朱熹是南宋臣子,而泗水在北方的山东,并不在南宋的辖区呀 。朱熹一生未“出过国”,怎么去的泗水岸边寻芳的呢?难道,这位大儒连旅游经历都造假吗?如果持这样的看法的话,那么,就说明你没有读懂朱熹 。这首《春日》,不是一般的借情抒情,而是一首哲理诗 。朱熹确实没有去过山东,也没有去过现今的泗水县,当然,更没有身临泗水河畔 。他之所以这么写,是出于对儒家鼻祖孔夫子的仰慕 。相传,孔子曾经在泗水开坛讲学,大肆弘扬儒家思想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由于那里,曾经遗留下了孔子的脚印,也播撒了孔子的精神的种子,因此,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小的泗水县,以及那并不算磅礴、秀丽的泗水河,才引来了儒家弟子朱熹的仰慕的思绪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朱熹遥想,春光明媚,胜日踏青,泗水河畔,感悟圣人 。正是由于孔子的伟大思想,才荡涤了一切污泥浊水,换来了这一片崭新的明媚光景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觉得,学习孔子的思想,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 。与此同时,也是在先哲的阳光雨露的滋润之下,我们才迎来了这个万紫千红的旖旎的春天 。显然,朱熹追求的是精神的自由翱翔 。《春日》一首,貌似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色,其实是抒发诗人的内心情怀 。景虚人实、如梦如幻,通过朱熹的《春日》,我们也确实领略到了运用隐喻的妙处啦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 。到了此时,你还怀疑朱熹老先生的人品龌龊吗?这样的精神贵族,这样自在的心灵,是那些惯做白日梦的凡夫俗子,可以比拟的吗?精神和物质,一样都不能少 。因为,缺了物质,我们会觉得困顿;缺了精神,我们会陷入贫乏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 。好呀,咱们立即动身!不过,没有时间,手头暂时也不宽裕呀 。那也好办,咱们就学学朱熹呗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