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府

一代女皇武则天的第一心腹李义府为何沦落难逃悲惨的命运?李义府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唐高宗李治立武则天为皇后的,也因此成为武则天的心腹,平步青云,但李义府这个人是典型的“才胜德”,“笑里藏刀”就是专为李义府设计的,也因此,李义府又被称为“李猫” 。武则天做了皇后之后,李义府自恃功高,耀武扬威,甚至对李治都没有应有的礼节,最终被流放,抑郁而死 。李义府在贞观年间因为善写文章而被举荐入仕,做到监察御史,并跟随李治,643年,李治成为太子,而李义府也跟着成为太子舍人、崇贤馆直学士 。这时候的李义府和来济都因为文章而被世人熟知,时称“来李” 。李治继位后,他又做了中书舍人,但是李义府是个笑里藏刀的小人,所以即便他很有才能,官职却做得不大,到655年的时候,来济已经做了宰相了,而李义府还只是处在不大不小的一个尴尬位置,而且这一年,李义府得罪了长孙无忌,长孙无忌上奏将其贬为壁州司马,在诏书还未下到门下省的时候,李义府还想搏一搏,就问计于王德俭,还真让他问对人了,王德俭就给他出了一个主意 。当时的李治和武则天正为一件事伤脑筋,那就是如何让武则天当上皇后,中宫易主是大事,它牵扯到的不仅仅是后宫,还有外廷的权力洗牌 。而李治和武则天已经为此事找过长孙无忌,长孙无忌硬是让李治说不出口,但态度确实很明确,不同意 。长孙无忌代表了朝中绝大多数人的心声,尤其是当时的权贵,他们都是当时的既得利益者,不动是最好的安排 。这个时候,李义府出现了,王德俭告诉他李治的烦心事,想立武则天又担心遭到大臣们的反对,这个时候有人出来支持立武则天为皇后的话,说不定就会一步登天 。所谓“富贵险中求” 。于是李义府当机立断上表请求废王立武,果然李治不仅没有外放李义府,还让他做了中书侍郎,有第一个就有第二个,李治对待李义府的态度打破了朝廷官员的观望态度,那些中小官员纷纷站队武则天,其中许敬宗官职最大,这群人为了打破固有的阶级坚定的站在武则天这一边,最终李绩偏向李治,武则天如愿做了皇后 。而李义府也顺理成章成为李治身边的红人,也成为武则天的心腹 。渐渐地,李义府就开始自恃功高,处处耀武扬威,甚至干涉断狱,因为看上了狱中的淳于氏,就让大理丞私放淳于氏,后来被检举,李义府逼着大理丞自杀,销毁证据,李治明知是李义府的错,却将弹劾李义府的人外放,而给李义府升官 。李治和武则天的庇护让李义府更加无法无天,他利用职务之便卖官鬻爵,广结朋党,大肆敛财,李治有心压压他的气焰,在又一次争端中,将李义府贬官,只是李义府还是我行我素,在他升任右相之后,有次李治忍无可忍告诫李义府,让他收敛一些,李义府竟当场变脸,直接问李治是谁在造谣,在李治不说的情况下扭头就走 。完全忘了君臣之别 。这时候其实李治已经不愿意再纵容李义府,之后的一件事直接让李义府的好日子到了头,李义府请术士杜元纪望气,企图窥视天机,这在当时等同谋反,于是在被人检举后,李治将其流放,而且是遇赦不还的那种流放 。这一年是663年,三年后李治封禅泰山,大赦天下,李义府满心期盼自己能在赦免还乡之列,然而并没有,返乡无望的李义府郁郁不乐,很快患病去世 。rr李义府给武则天画过眉,你信吗?武则天能从一个“先帝”的才人,变成高宗李治的皇后 。最后实现人生终极逆袭,把最烂的一手牌打成王炸 。到底是凭什么?这是让很多人都迫切想要知道的事情,更重要的不是猎奇,而是武则天的人生之路是否可以拷贝,我们能不能从中学到一点什么 。武则天人生最关键的一战就是立皇后,用一代名臣褚隧良的话来说就是:“武氏只不过是先帝的一个才人,地位卑下 。怎么可以做皇后呢!”褚隧良是长孙无忌的忠实盟友,有褚隧良这一句话,长孙无忌肯定不会反对 。大家都是以长孙无忌为马首是瞻,长孙无忌无忌不发话,没有人敢支持皇帝换老婆,武则天的皇后梦肯定是凉凉 。但就在陷入僵局的时候,武则天利用巧妙的手段,让一个人得罪了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还和往常一样,以为大权在握,很不经意的就请高宗皇帝把他发配了 。但就是这次长孙无忌漫不经心的发配,把他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因为这个人就是李义府,武则天设的局就是让李义府和长孙无忌决裂 。为什么武则天这么看好李义府,他究竟有什么才能,我们今天就分析一下 。1)李义府,一个坏人怎么用!李义府不是来自所谓的世家大族 。但也不是很差 。因为李义府的爷爷曾经是射洪显的县丞 。年轻的李义府还是一个很不错的有志青年,不但文章写的好,还非常有名声 。公元634年,李义府得到剑南道巡查使李大亮的称赞,并亲自举荐到门下省作典仪 。李大亮是一个名臣,为人清廉,深受李世民的喜欢 。当时当官的去世后嘴里都含有珠玉,李大亮因为家里穷,没有珠玉可含 。让太宗皇帝李世民都为之落泪 。可想而知李义府得到李大亮的称赞,说明李义府在年轻的时候为人还是非常好的 。李义府的确是非常有才华,他不但得到过李大亮的称赞,还得到刘洎、马周的举荐,改任监察御史,并随侍晋王李治 。刘洎是当时的宰相,马周更是李世民的近臣,而李义府又撞了狗屎运,服侍晋王李治,所以虽然没有显赫的家世,后来也一样飞黄腾达 。李义府真正的显露出杰出的马屁潜质,还是在643年,唐太宗立李治为皇太子的时候 。李义府也因为侍奉李治多年,被李世民看好,高升成为太子舍人、崇贤馆直学士 。李义府这时候写了一篇《承华箴》给太子李治,文章写的非常好,也写的非常诚恳 。好就好在李义府极力奉承太子,但却收到了广泛好评,因为李义府在这篇文章中写出了“佞谀有类,邪巧多方 。其萌不绝,其害必彰” 。这就是李义府的高明之处 。虽然人家在奉承太子,但还劝太子,阿谀奉承的方式太多了,你一定要小心识别 。如果不能发现,害处就非常大了 。也就是说李义府在奉承太子的同时,却要太子对别人的奉承持谨慎怀疑态度 。也就是说,你只能听我一个人的奉承 。因为这篇文章,李义府还被认为是耿直坦荡之人 。所以说李义府在李世民时代隐藏非常深,几乎和武则天一样深 。没人知道李义府的真面目 。李义府一直跟着李治混了十几年 。也算李治的亲近大臣 。因此当李治当上皇帝后,李义府升官很快,很快变成了宰相 。但就这样的李义府,李治对他那么好 。但在李治需要他出头的时候,废王立武的时候,李义府是一声不吭,生怕得罪了长孙无忌 。武则天是一个善于识人的人,一看李义府这样的人,就知道这是一个恶人 。而此时武则天正需要这样的恶人 。因此武则天就要撕下李义府的伪善的面具 。在武则天不经意的吹风下,李义府对长孙无忌的怨言,基本上都被长孙无忌知道了 。长孙无忌大怒,就把李义府贬为壁州司马 。皇帝的诏令还在路上走,中书舍人王德俭就知道了,然后王德俭就跟李义府说了 。李义府一听如五雷轰顶,哭得好像死了爹娘一样 。这时候王德俭主动对李义府说:“皇帝欲立武昭仪为皇后,但又害怕宰相不同意,所以尚未正式提出 。你若能推助此事,定可转祸为福!”李义府一听,马上找到了救命稻草,连夜见到高宗,痛陈“废王立武”的好处,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听后非常高兴,就收回诏令,让李义府还留任原职 。就这样实现了破局!2)李义府究竟有多坏!虽然高宗和武则天喜欢李义府,但也无法改变李义府人品卑劣的事实 。虽然李义府人品非常差,做了很多坏事,但还是无改李义府被宠信的事实 。于是这就是一个悖论,无论李义府究竟有多坏,他只要对李治和武则天好就可以了,就可以官运亨通 。因此这就是封建皇权的本质 。李义府究竟做过什么人神共愤的事情呢:第一,李义府好色好到色胆包天的地步 。李义府非常好色,好到什么程度呢,我们可以看一个事例 。公元656年,洛阳美女淳于氏因为犯罪被关押了起来,李义府听说后,就指使大理丞毕正义将她偷偷释放,李义府派人把她接到家,纳为妾室 。没想到这件事被大理寺卿段宝玄知道了,段宝玄就据实上奏 。唐高宗李治就让给事中刘仁轨、侍御史张伦审理 。李义府一看事情要暴露,就威逼毕正义在狱中自缢,以断绝实证 。第二,李义府卖官人人皆知 。公元657年,唐高宗擢升李义府为中书令,成了实权宰相,还给他修建宅第 。李义府这么多年终于熬出来了 。他对李治和武则天有多么卑躬屈膝,他在外面对别人就有多么狠 。当李义府宠冠朝廷的时候,他就和妻子、子婿大肆卖官鬻爵,认干儿子,干女儿 。和这些人相互勾连,形成巨大的势力 。第三,改族谱不成就杀人,李义府龇牙必报!李义府经常自称出身赵郡李氏,但其实跟人家八杆子打不着 。但李义府成了成了宰相后,就找给事中李崇德列入李氏族谱 。后来他和杜正伦闹龌龊,就被李治各打五十大板,把他贬官普州 。而李崇德就将他除名了 。李义府因此怀恨在心 。在回朝后,他找人罗织罪名,将李崇德下狱 。最终逼李崇德最终在狱中自杀 。当然李义府还有很多大罪,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列举这么多的原因就是,我们看李义府这样的烂人,为什么李治和武则天原意用他 。就是因为他听话 。武则天让他干什么他就去干什么 。正因为他干了很多坏事,他没有自己的原则 。因此他要做的事情就是服从命令,变成武则天的一把刀,杀向当时对武则天有意见的大臣和李氏家族成员 。武则天就是需要这样听话的人,至于操守一点都不重要 。武则天这时候需要的不是全才,而是能听话的狗,李义府恰好满足要求 。3)李义府的结局,墙倒众人推!李义府和人表面上随和有礼,与人说话也总是和言悦色 。但内心褊狭嫉妒、阴狠残忍 。在他位居要职后,他的本性一下子全都暴露出来,但凡对他稍有触犯者,都会遭到他无情的陷害 。因此当时人都对他非常恐惧,说他笑中有刀,给他取了一个外号为“李猫” 。但李义府是李治晋王府的旧人,又帮助武则天立皇后时有大功 。李治听闻他的很多不法之事,也选择视而不见 。而武则天正借李义府排除一些忠于李氏的人 。因此李义府是带病提拔 。有一次,高宗李治听闻李义府负面消息太多,就警告李义府:“最近听说很多你的儿子、女婿的不法之事,我都为你掩饰,你该对他们多加管教 。”高宗李治本来就为人懦弱,不怎么喜欢责备人的,这也是提醒李义府,把李义府当成自己人 。但这时候的李义府已经有些膨胀了 。所以当李义府听到后的表现是勃然变色,直接问高宗李治:“是谁告诉陛下的?”高宗李治本来是好心提醒,一看李义府这么个态度,高宗心里非常不爽 。因此高宗很不舒服的说:“你知道就行,不必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李义府这时候的表现不符合他的人设,竟然也不谢罪,扭头便走 。唐高宗虽未追究,但心里深为不满 。李义府事后想起这件事,心中颇有些恐慌 。因此就觉得不顺肯定是哪里有了问题 。他请了一个术士杜元纪来望气 。杜元纪眯着眼睛看了一会说:“你这宅子气息不好啊,这是很多冤狱造成的怨气,如果你肯出两千万钱,可以将怨气压住!”李义府信以为真,一方面搜刮金银,另一方面还和杜元纪到处望气,想找一个好的宅子 。这一下就触犯了皇家大忌,被人告发了 。一个宰相到处望气,肯定是图谋不轨 。再加上到处都是对李义府不满的人,因此一场倒李风暴就这样突然爆发 。事情发展到现在,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也没办法控制了,只好把李义府下狱,刑部尚书刘祥道联合御史台、大理寺一同审讯,并由司空李勣进行监督 。李义府犯的罪可是真多,很快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就发现李义府就是一个天生的罪犯胚子,几乎天天都在犯罪 。没办法只好把李义府流放了,一同流放的还有李义府的儿子和女婿 。李义府落地和长孙无忌一样的结局!公元666年,唐高宗李治登泰山封禅,按理说要大赦天下 。但朝中李义府的敌人担心李义府会回来,因此在高宗大赦的时候,不动声色的让高宗不赦免流放的人 。因此满怀希望的李义府等来的是这个消息,心里非常郁闷 。后来就病死了 。直到李义府的死讯传到京师,那些担心李义府会东山再起的人才放下心 。可见李义府的报复心有多强 。武则天称帝的时候,还念及李义府当年的功劳,还追赠他为扬州大都督,并且实封三百户 。公元710年,唐睿宗继位,在朝臣的建议下,又将李义府的实封收回 。可见李义府真没有人缘,这也是坏事做绝的下场!综上所述:李义府开始还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 。他为人非常谦卑,说话待人和气 。再加上本来就有才华 。所以得到很多当时大人物的推荐 。但可惜的是李义府为人阴险,龇牙必报 。只要有人得罪他,没有不遭他报复的 。他心胸狭隘,报复心强 。正是因为他的这些特点,才被武则天看中,成为武则天铲除异己的一把刀 。而李义府也非常忠实的成为一把刀,把反对武则天的人通通铲除 。为早期的武则天铺平道路 。非常得武则天信任 。但可惜的是由于李义府后来得意忘形,开始望气了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