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蓝藻

太湖蓝藻跟哪些化学元素有关?太湖氮磷浓度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太湖藻类生长条件未得到根本性改变,一旦水文、气象条件具备就会出现大面积聚集,这也是太湖蓝藻暴发的内在原因 。另一方面,气温是诱因 。2016年冬季太湖地区平均气温6.8℃,比常年同期高1.9℃ 。冬季积温(注:积温是指一年内日平均气温≥10℃持续期间日平均气温的总和)613.2℃,比常年同期偏多164.3℃,为历史第一高,有利于蓝藻休眠越冬 。气温偏高,越冬期太湖底泥中具有活性的蓝藻数量多,春季蓝藻复苏量也相应大增 。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10年了,太湖蓝藻依然泛滥,有什么好办法吗?有多少知道蓝藻爆发无锡是背锅的?这个季节的风向决定了整个太湖的蓝藻全部吹向了无锡,太湖治理不光无锡要发力,环太湖区域,苏州湖州等太湖流域都要减少排放等相关措施共同打响治理蓝藻的攻坚战,我是马山的,我有发言权rr1、蓝藻是因为大建污水处理厂而带来的生态灾害,上面的图表较完整的汇总了太湖蓝藻与大建污水厂正相关的数据!原因清楚了办法就很简单了!2、菌藻关系理论对蓝藻的形成原因给出了合理的理论解释!三大湖流域的污水处理厂都已经执行1A标准多年,污水厂去除了数万吨的氮源,但蓝藻灾害依然年年爆发,且爆发规模却与污水厂的建设规模正相关;由此看来有的学者所说的“爆发蓝藻浒苔灾害的主因是水质的富营养化”这一论断是片面的,“菌藻关系新理论”指出:天然水体中的菌类与藻类、有机物与营养盐保持着脆弱的动态平衡,人类污水的排入就会打破这种平衡,排入生活污水等有机污水就会发生菌类污染,排入中水等无机污水就会发生藻类污染;因此,爆发蓝藻灾害的根本原因是富含无机氮磷等营养盐的中水打破了天然水体有机物与营养盐的动态平衡 。因此,依靠建设污水处理厂这种非生态的方法来改善“三大湖”的水质、实践证明是片面的,它给我们带来了很难治愈的蓝藻灾难 。3、中国环境公报数据显示:污水厂对改善湖体水质无明显效果昆明市在20多年的时间里投资数百亿建设污水处理厂使滇池流域的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00万吨/天,执行一级A标准,但滇池的水质依然保持劣V类,营养状态指数从2003年的72反而升至2011年的78,2004-2011年营养状态指数的平均值是73.5,较2003年上升1.5%.为治理太湖无锡市的污水处理能力从2003年的15.7万吨/天增大至2009年的190万吨/天,执行一级A标准,到2010年太湖的总体水质依然是劣V类,营养状态指数2003年是57.8,以后数年反而升至62,2004-2011年8年的平均值是60.2,较2003年上升2.4% 。为治理巢湖合肥市的污水处理能力从2003年38万吨/天扩容至2012年的190万吨/天,增长5倍,执行一级A标准,但巢湖的总体水质只是在2006年的从劣V类升至V类,富营养状态指数2003年是62.7,2004-2011年的平均值是60,较2003年仅降低了2.7% 。综合以上数据国家为治理三大湖投资1000多亿元建设污水处理厂,但三大湖的总体水质却没有明显的改善,营养状态指数有升有降也没有明显的改善,更为严重的是三大湖都爆发了大面积的、亘古未有的、可怕的蓝藻灾难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