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始之音

正始之音名词解释求“正始之音”的解释zhèng shǐ zhī yīn①指魏晋玄谈风气 。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 。当时以何晏、王弼为首 , 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 , 谈玄析理 , 放达不羁;名土风流 , 盛于洛下 。②指纯正的乐声 。《晋书·卫玠传》:“昔王辅嗣吐金声于中朝 , 此子复玉振于江表 , 微言之绪 , 绝而复续 。不意永嘉之末 , 复闻正始之音 。”典故出处《晋书·卫玠传》:“昔王辅嗣吐金声于中朝 , 此子复玉振于江表 , 微言之绪 , 绝而复续 。不意永嘉之末 , 复闻正始之音 。”成语资料成语解释:①指魏晋玄谈风气 。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 。当时以何晏、王弼为首 , 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 , 谈玄析理 , 放达不羁;名土风流 , 盛于洛下 。②指纯正的乐声 。成语举例:正始之音其若何 , 朱弦疏越清庙歌 。一弹一唱再三叹 , 曲淡节稀声不多 。融融曳曳召元气 , 听之不觉心平和 。(唐·白居易《五弦弹》诗)常用程度:生僻感情色彩:褒义词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成语结构:偏正式产生年代:古代正始之音什么是正始之音?正始之音 , 是指三国曹魏正始年间 , 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思想家们 , 运用辨析、评判的方法 , 以老庄思想解释《周易》 , 沟通儒道二家 , 构建“以无为本”体系的思潮 。正始之音是两汉经学向魏晋玄学转化的起始点 , 东汉经学由于自身理论体系发展至自身极致而导致僵化脱漏 , 在东汉末年屡屡遭到批判 。当时社会风气败坏 , 思想伦理危机深刻 , 经学正在逐渐失去维系人心的作用 。社会的发展 , 也使得当时社会上名实相怨的现象比比皆是 , 而这种情况下 , 僵化的经学仅凭“天人感应”理论做出的解释不仅是无力的 , 而且常常是荒谬的 。这时候 , 就需要新的理论来解释新的现象 。正始年间 , 玄学家们以有无说万物 , 以一多论社会 , 以才性辩人性 , 构筑新学说的骨架 。夏侯玄当时提倡“天地以自然运 , 圣人以自然用”的命题 , 何晏讲自然是道 , 道即是无 。王弼则从本末体用方面 , 证明“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 , 同时名教出于自然 , 圣人“体法自然”而制名教等一系列系统化的观点 。当时的思想家们 , 以这种方式 , 把名教纳入到了本体论讨论之中 , 促进了魏晋玄学的形成 。【正始之音】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