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维钧回忆录

顾维钧回忆录 第一分册怎么样顾维钧回忆录第一分册怎么样数年前的那部《我的1919》,无疑算是一部好电影 。陈道明的演技尤其让人陶醉,可圈可点之处不少 。但是当我翻过这本《顾维钧回忆录》第一卷之后,我发现了一个事实——艺术是艺术,历史是历史,特别是在当下的中国 。在看过影片之后,过顾维钧的这本回忆录就立刻引起我的注意 。我想我完全有理由把影片剧本的取材乃至于创意和这本公布不久的文献联系起来 。所以想当然在思维将顾氏的大名带入电影主题的那个代词主语的位置 。以至于认为并没有面对史料本身的兴趣 。数年之后,偶然翻开回忆录 。发现实际上远非如此 。看过第一卷中的相关内容,很快就会发现——《我的1919》并不等于“顾维钧”的那个1919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无非是在告诉我们历史基于个体内在的事实 。而不是历史虚无的一种托辞 。太多的喑呜叱咤在1919这个大舞台展开 。以至于一个真正的作家面对这个题材的时候一定会兴奋的欣喜若狂,继而充满迷茫和疑惑 。太多的来龙去脉需要疏理展现 。回忆录文体的冗繁琐碎在所难免 。何况《顾维钧回忆录》是其晚年口述而成 。但“巴黎和会”这一部分的内容,浑然天成,毫无滞碍 。几乎处处惊险,喜忧交替 。要之,从使团内部人事斗争开始,到列国的倾轧,舆论的大哗,怎一个乱字了得 。在一片乱象之中,实相庶及得之—— 一个远离主战场的东方古国为什么卷入这场战争?为了向德国宣战,段祺瑞政府饱受四方攻击 。通过参战收回山东利益是最大的目的 。在胡里胡涂地“战胜”之后,似乎也没有谁想到赞扬一下段氏的“高瞻远嘱” 。而如今的国人也很少会想起为了一战战胜国的荣誉,数万中国民工在欧洲战场上付出了全部的苦力和鲜血的代价 。我们的电影也不例外 。但这些代价在整个战局中的贡献却实在有限的很 。论功行赏,自然难为上首 。从这个角度说,巴黎和会的结果并不出意外 。但是从政府、知识阶层到普通民众都抱着“一洗国耻”的幻想 。难逃幼稚之讥 。当然,说时人“幼稚”无疑是把问题看的过份简单了 。这显然不是单纯的智商问题,而是时势使然 。一个群雄割据,势力纷杂的国土,民众、舆论也是各怀其心 。到这里,方才明白近代日本之兴,华夏之衰 。其实其中并没有什么了不得大道理 。一言以蔽之,“尊王攘夷”也 。“王”不必是君王;“夷”未必为西人 。用现代的话语道来,无非“内部整合,开拓竞争”而已 。至于“民主”、“自由”、“宪政”等等大道理,的确也十分重要 。但在中西大变的紧急形势下,如何谋图自存乃是第一要义 。1919无疑是二十世纪中国人的大时刻 。对于这个时刻最激烈的时间点,中国在巴黎和会断然拒绝签字的图像 。并不存在 。《我的1919》影片的最后,由陈道明饰演的顾维钧站在签约会场上有这样一个场景—— 和约正式签字开始 。轮到中国签字,各国代表的目光纷纷注视着顾维钧和王正廷 。顾维钧慢慢地拿起了和约文件,凝视着…… 一些代表已经意识到将有事情要发生了…… 顾维钧将文件倒扣在桌上 。他环顾会场,肃穆庄严 。顾维钧(缓缓地):“(英语)尊敬的主席先生,副主席先生,秘书长以及所有的代表们,我很抱歉,中国不能在和约上签字 。因为,这不是和平的条约!” 克列孟梭、劳合.乔治面面相觑 。威尔逊满脸羞愧 。牧野等日本代表张惶失措 。顾维钧:“(英语)它充满了欺诈、罪恶,它是强盗的条约 。它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出卖了一切公正与和平 。中国人民对此深感失望和愤怒,我代表我的人民要对你们说,中国决不会签字!” 全场默然 。一些同情中国的人士朝中国代表团竖起大拇指,无声地表示支持和赞扬 。顾维钧和王正廷在与会代表们的目视下,昂然朝镜厅外走去…… (电影剧本全文 ) 何等的慷慨激越,大义凛然 。可惜这只是影片编剧的“神来之笔”—— 汽车缓缓行驶在黎明的晨曦中,我觉得一切都是那样黯淡——那天色、那树影,那沉寂的街道 。我想,这一天必将被视为一个悲惨的日子,留存于中国历史上 。同时,我暗自想象着和会闭幕典礼的盛况,想象着当出席和会的代表们看到为中国全权代表留着的两把椅子上一直空荡无人时,将会怎样地惊异、激动 。(《顾维钧回忆录》第一卷,209页) http://blog.***.com/klaas/《顾维钧回忆录》的作者是谁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