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游松风亭的赏析赏析:1、文章题目标明“记游”,本可记述游历经过和松风亭的由来及四周的景物 。但苏轼非为叙事,而是明理 。从“意谓如何得到”,悟出世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的道理;2、这种即时放下,随遇而安,“当甚么时,也不妨熟歇”的旷达态度,正是苏轼从自己丰富的人生磨砺中,触动外物,偶然得之的 。一件本来令人沮丧的遭遇,换个角度想,豁然开朗,“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这种思考方式,在后来贬谪过程中不断从苏轼笔下表现出来,这既是苏轼对自己生活困境的一种积极反抗,以乐处哀,又是苏轼在具体现实中始终不堕其精神品格、自我提升到一种旷远开阔境地的呈示;3、文章中苏轼思绪变化过程,跌宕起伏,顿挫有致 。深刻的道理能用家常话说出,真率亲切 。其间几处宋时口语的运用,更能收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艺术效果 。记承天寺夜游与记游松风亭如何赏析苏轼的《记游松风亭》?苏轼的《记游松风亭》,是一篇充满哲理的小品文,全文如下:记游松风亭苏轼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 。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 。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苏轼一生跌宕起伏,人生的风风雨雨,迫使他不断地思考人生的问题,寻找安身立命的道理,所以,在他的诗词文中,处处透露出人生的哲思 。苏轼五十多岁的时候,他再一次被贬,这一次贬得比黄州更远,贬到了广东惠州,有一天,他偶然出游松风亭,走到半路就累了,这一累,却让他顿悟到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 。文中写到,苏轼他曾经寄居在惠州的嘉祐寺,一天,他信步走到松风亭的下面 。走着走着,便感到腿脚疲乏,于是便想到松风亭休息,但抬头一看,松风亭还在那山顶高处 。此时,苏轼心想,要怎样才能到松风亭那里休息呢?想了一会,忽然顿悟,这里又有什么不可以休息的呢?这样一想,苏轼整个人都轻松了起来,他还用了一个绝妙的比喻来形容这种状态,他觉得他就像挂在鱼钩上的鱼,忽然挣脱了鱼钩 。苏轼还将自己悟到的这个哲理放在了人生最艰难的处境中考验,他说,即使是上阵杀敌之时,耳边战鼓声声,此时前进就会被敌人杀死,后退就会被军法处死,面对这样的必死困境,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一样能放下顾虑,很好地休息一番 。苏轼的“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其实就是世间有什么歇不得处 。人生很多痛苦,都是因为我们太执著于外在的目标 。我们总是想,等我有房了,生活就舒服了,等我有车了,生活就安逸了,我们总是幻想,等我们达到了一个目标,人生从此就无忧虑了 。事实是,即使我们实现某个目标,人生依然充满烦恼,充满痛苦,把目标放在远处,人生总是不如意的 。诚然,人生需要执著的毅力不断鞭策自己前行,但执著固然使人进步,固执却只会使人痛苦 。当我们明白人生随处可歇,那么我们在不断前行的人生中,也就不会有那么多执念,也就不会那么痛苦了 。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呢?答者:谢小楼rr首先感谢邀请回答 佛、道、儒思想意识折射在苏东坡的行为举止中,衍生了一种独具魅力的生命风格,既豪迈洒脱,又意趣天真,既风流倜傥,又静逸逍遥,文人所具有的多面性和多面孔,多能在他的身上得以体现 。这篇《记游松风亭》,正好印证了此说 。经“乌台诗案”后,苏东坡连连遭到政治打击,流放一次次接踵而来,在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十月间,他再次遭到贬谪,前往更为偏远的广东惠州,寄居于嘉佑寺中,此文就写于这期间 。松风亭位于嘉佑寺附近的山巅上,苏东坡时有攀登兴致,常登临游览 。文中所述就是其游历中的所思所悟 。当一个人产生了“足下疲乏,思欲就林止息”的疲乏、困顿、迷茫感,该如何做呢?咬紧牙关再上?还是停下来暂且歇歇?理想与现实,身体与心灵,当下与未来,当众多矛盾发生碰撞和冲突时,苏东坡却说:“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一语惊醒梦中人,一句话道破天机,一瞬间,一念间,顿悟就开,这就是禅机的魅力 。人生犹如山一重水一重,山山又水水,无尽无头,过了这道坎还有那段波,哪儿有真正的高处和彼岸呢?珍惜眼前、活在当下、把握此刻方是生命的真谛和生存的意义 。这篇松风亭游览记,侧重不在揽景抒怀,而是着墨于赏玩自然景物时所产生的“顿悟”,是禅宗“当下即是”“看穿忧患”的思想发明 。文中寓理于象,随笔点染,又夹以幽默的比喻,解颐的妙语,因而读来饶有意趣,令人不禁莞尔,欢愉自然上心头 。如您喜欢我的回答,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江晓英”和“一块儿吃吧”!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