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的病因是什么?

之所以一些专家会建议人们平时在做饭的时候应该使用铁锅,原因就是用铁锅做饭会让一些铁元素进入到菜肴当中,当吃下这些食物之后,可以为身体补充一些铁,防止身体因为缺铁而引起贫血的症状 。但生活中缺铁性贫血的患者非常多,而且女性数量远远超过了男性,那么,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是什么?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是什么?】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1、铁吸收障碍
饮食中铁的生物利用度变化颇大 。除血红素铁外,其他铁形式均需转变为亚铁形式才能被吸收 。铁的转变和吸收受诸多因素如肠道环境、饮食内容和还原物质的影响 。
专家表示,胃酸有助于二价铁和食物铁的吸收 。胃酸缺乏、胃切除术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他胃肠道疾病可造成铁吸收障碍,从而引起缺铁性贫血 。
2、铁丢失过多
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病因 。失血1ml丢失铁0.5mg 。慢性失血的原因众多,包括消化道出血、反复鼻出血、月经过多、频繁献血、出血性疾病等 。消化道是慢性失血的好发部位如消化性溃疡、胃肠道恶性肿瘤、胃肠道憩室、痔疮、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及钩虫病等 。
消化道慢性失血有时表现隐匿或部位难以确定,应尽力查找 。慢性或反复的血管内溶血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人造心脏瓣膜和疟疾时,铁随血红蛋白尿排出,从而造成缺铁 。
3、铁摄入不足
饮食中的含铁量大致与其所含的热量相关 。以混合饮食为例,维持铁平衡,成年男性应含5~10mg铁,女性应含7~20mg铁 。如无吸收障碍或需求增加,饮食因素并非是缺铁的主要原因 。
育龄妇女因月经丢失、妊娠及哺乳铁需求量增加,每次月经约丢失20~40mg的铁,胎儿体重每增加1000g需母体供给80mg的铁,哺乳期每日约丢失0.5~1.0mg的铁,如饮食供给不足,则易造成缺铁性贫血 。婴幼儿生长迅速而铁储备量较少,作为主食的各种乳汁均又含铁甚少,如喂养不合理也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
总而言之,要想预防缺铁型贫血除了需要补充一些铁之外,平时的饮食也要特别注意 。尤其是爱喝茶的人,如果可以的话,茶还是少喝一些为好 。因为不论是哪一种茶叶,就算是最名贵的茶当中也会含有一些鞣酸 。正是因为鞣酸进入到身体之内,才会阻碍人体对于铁的吸收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