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佩戴的乌纱帽有何寓意?谢谢邀答 。最近自己也在看《清平乐》,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 。现在,对上级唯命是从的领导干部,人们讥之曰:“怕丢乌纱帽 。”现代生活中乌纱帽一词均借代官职 。《现代汉语词典》等书对乌纱帽的解释也是:“古代文官的一种帽子 。”现在人们一提“乌纱帽”,立刻把与古代官员甚至和今人的“官帽”和“官位”联系起来,其实乌纱帽作为官帽仅限于明朝 。条友们先别说我瞎编,且听我慢慢道来 。据考证,乌纱帽最早出现在东晋,当时在宫官中流行一种乌纱幍 。所谓“幍”,是一种帽子的样式,“司徒建安王休仁统军赭圻,制乌纱帽,反抽帽裙” 。(《宋书》卷三十),这是史书中最早对乌纱帽的表述 。其实,王休仁创制的这种乌纱帽压根儿没作过官帽,创制之始,它被当作“服妖”记在《宋书》里,不受欢迎 。历百余年磨难,到隋朝初期,始得权贵青睐,“开皇初,高祖常著乌纱帽,自朝贵以下,至于冗吏,通著入朝 。”(《隋书·礼仪七》)但好景不长,“其乌纱帽渐废,贵贱通服折上巾(即幞头) 。”(《旧唐书》卷四十五)在唐朝,乌纱帽也不是官帽 。盛唐诗人李白在《答友人赠乌纱帽》中写道:“领得乌纱帽,全胜白接 。”“白接”即白头巾,是庶人巾,就是普通人戴的头巾 。中唐时,白居易的诗中多次出现乌纱帽,也都是以日常生活的便帽出现的:昔君纱帽,赠我白头翁 。《感旧纱帽》银篦稳篸乌罗帽,花襜宜乘此拨驹 。《同诸客嘲雪中马上妓》玄晏舞狂乌帽落,蓝田醉倒玉山颓 。《蓝田刘明府携相过与皇甫郎中卯时醉后赠之》以上诗句中的乌纱帽,可以用来赠友,妓女也戴,文人宴饮狂舞时可戴,还可不是官帽 。宋朝和元朝时代,乌纱帽仍是便帽 。《宋史》、《元史》对服制的记载详明具体,其中没有说乌纱帽是官帽 。在文学作品中,却可以找到是庶人冠服的证据 。《水浒》七十六回写梁山泊掌文案的秀士圣手书生萧让穿戴的是“乌纱帽,白罗巾”,在七十四回里写李逵穿寿张县知县老爷的衣服,“取出幞头,插上展角,将来戴了……这两处描写的对比,乌纱帽在宋朝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了 。施耐庵生长的年代离宋朝只有几十年,对宋朝冠制的了解,应当是比较准确的 。大家这回在看《清平乐》的时候,可别觉得范仲淹们戴的帽子是乌纱帽,也更谈不上是什么官帽了 。元钟嗣成有一首小令《醉太平·落魄》:风流贫最好,村沙富难交 。拾灰泥补砌了旧砖窑,开一个教乞儿市学 。裹一顶半新不旧乌纱帽,穿一领半长不短黄麻罩,系一条半联不断皂环绦 。(王思等《元散曲选注》不难看出,这首小令写的是如乞丐般的一个落魄文人 。这人戴乌纱帽,自然说明它在元代亦非官帽 。也许有人会说,前面所引《隋书》帝王朝贵“著乌纱帽”的话,不是说明乌纱帽在隋代已作官帽了吗?不能那样说 。因为从《隋书》,新、旧《唐书》上都找不到乌纱帽作官帽的记载,而且,隋初文帝时期,对官服没有明确规定 。《旧唐书·舆服志》说到隋初帝王贵臣多服乌沙帽后,接着说:“百官常服,同于匹庶……天子朝服亦如之,惟带加十三环以为差异” 。既然“同于匹庶”,说明百姓也是戴乌纱帽的 。那么它怎么是官吏们专有的呢?只有在明代,乌沙帽才被定为官帽—— “文武官常服,洪武三年定,凡常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 。”(《明史·舆服三》)因为乌纱帽成为官帽,在明清以来的诗词、歌曲、戏剧、小说中便常常出现满身官气的乌纱帽: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 。——《郑板桥集》乌纱帽满京城日日抢,全不在贤愚上 。——冯惟敏《清江引·八不用》有你时皂盖乌纱,有你时爵禄崇,有你时功名大 。——薛论道《沉醉东风·题钱》因此,虽然清朝之后就废弃了乌纱帽,但它仍然以汉民族的语言形式深深地留在群众的印记之中 。综上可以看出,乌纱帽作为官帽,只限于明朝,不包括其它朝代 。但是,我们常常在一些文学作品里发现,明朝之前的人物,却把乌纱帽当官帽,包公戏尤其多 。如《鲁斋郎》中就有“不爱乌纱只爱民”的台词 。这类台词,在近年的电影电视中也多次听到 。时人写古人,话语中免不了有后代人(包括现代人)的某些词汇用语,致使那些时代性较强的词语张冠李戴 。前文说王休仁创制的那种乌纱帽压根儿没作官帽,接着又说乌纱帽在明朝作官帽了,岂不是自相矛盾?不矛盾 。在明朝作官帽的乌纱帽与王休仁创制的乌纱帽同名不同宗 。中国青年出版社编的《中国古代史常识》说得很清楚:“明代官制,皇帝穿龙袍,大臣戴由幞头演变而来的乌纱帽 。”关于幞头,《隋书·礼仪七》载:“庶人农夫常服,是袁绍幅巾 。用全幅皂而向后幞发,俗人谓之幞头 。”所谓袁绍幅巾,是指官渡大战中袁绍战败,慌乱地裹一幅皂巾而逃时的那种巾,就是唐国强扮演诸葛亮老版的《三国演义》中,处处可见这种巾 。可见,明朝的这种乌纱帽的先祖比王休仁的乌纱帽诞生还要早,在形制上两种乌纱帽也不同 。王休仁创制的乌纱帽只是一幅纱巾,戴时方在头上裹成一定的形状,所以不少诗文写这种乌纱帽时都用一个“裹”字 。而明朝的乌纱帽,其形制与唐宋的幞头相仿,前有半圆的顶,后脑部分有后山高起,两旁有展角,以“纱为表,而涂以漆”,漆胶硬之后,帽固定成形,可以自由戴脱 。大概正因为这两种帽式同名,使不少人误以为是同一种帽,因而把明朝乌纱帽的赫赫官威强加到了明之前,古代官员另一种乌纱帽身上了 。啰里啰嗦这么多,条友们大概知道乌纱帽的历史和寓意了吧,如此,即便是熬夜写头条问答,内心也是十分高兴的 。rr乌纱帽寓意或者说代指官位 。乌纱帽有这个含义不得不提到朱元璋 。朱元璋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口号推翻元朝建立又一个汉家王朝——明朝 。但是中原百姓被蒙元统治近百年,汉家衣服已近失传,百姓尽服胡服 。朱元璋不仅想要恢复汉家天下更要恢复汉家礼法,有感于此衣冠作为礼法中的重要一环也必须恢复 。于是朱元璋就通过法令的形式来让百姓重新穿上汉服 。即历史所说的“诏复衣冠如唐制” 。但在颁布衣冠法令的同时,又对不同等级的人佩戴的样式做了严格的规定 。其中就包括,将乌纱帽定位官帽 。令读书人戴四方平定巾等 。洪武三年定,凡常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 。洪武三年,令士人戴四方平定巾 。说句题外话“绿帽子”元朝规定妓女等戴戴女头巾,到明朝则进一步扩展到了妓女的男性成员 。由此戴绿帽子有了新的含义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