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大学2018考研招生

中国科技大学历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中国科技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都是多少?中国科技大学历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国科大2021考研人数?统计,2021年硕士招生共有17125名考生报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比去年增加2000多人,再创新高,较2018年翻了近一倍 。网上确认工作结束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为招生单位和报考点,将进入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命题、考务筹备阶段 。根据教育部统一安排,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20年12月26—27日 。今年考研中科大金融分数和2O18年考研分数线持平吗?为什么南京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不大力扩招本科生呢?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为国内排名前十以内的高校,为何不大力扩招本科生呢?或者可以说,国内排名前十的高校,为何本科生招生规模都比较少,而不大力扩招呢?笔者为大家提供一个简单、粗浅的理解 。两校的办学规模分析我们先来看看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10年的本科招生规模:2021年南京大学录取本科新生3399人、2017年录取3267人、2012年录取3500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1年本科新生计划招生1950人、2017年录取1760人、2012年录取1828人等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近10年来,南京大学的录取规模一直在3300人左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录取规模一直在1800人左右 。作为国内处于前十位、且处于全国民众均处于高度认可的C9高校范畴,即使每年招5000人(全国本科高校平均招生规模)、甚至招生9000人,也会大有人在,那么为何他们不大力扩招本科生呢?大家都清楚,高校不只是需要培养本科生,还有硕士生、博士生甚至博士后工作站等 。南京大学2021年硕士生录取5866人、博士生1882人;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1年硕士生计划招生人数为5700人、拟录取博士生人数为2661人等 。从两所高校的研究生规模来看,两校的研究生规模远高于本科招生规模,仅南大博士生规模低于本科生,我们可以得知,两所高校的发展方向是科研型 。国内本科高校的八种人才培养类型估计大家都不赞成武书连版的中国大学排行榜,但是,在其排行榜中,会将我国高校分为研究1型、研究2型、研究教学1型、研究教学2型、教学研究1型、教学研究2型、教学1型、教学2型等8种类型 。其中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湖南大学等归于研究1型最高等级;而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属于研究2型高校;武汉理工大学是研究教学1型高校,西南交通大学是研究教学2型高校,重庆邮电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是教学研究1型高校,湖南科技大学是教学研究2型高校,郑州轻工业大学是教学1型高校、西华大学是教学2型高校等 。高校的8种类型,就决定了高校教育教学中,是以研究为主、还是以教学为主?比如中国科学院大学基本上就属于单纯的研究型大学,比研究1型高校还要高一个层次 。比如湖南大学,很多湖南网友觉得它在湖南招生规模太少,其实是没有弄明白其学校定位,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湖南大学的目标是研究1型高校,这就决定了学校的本科招生规模不可能过大 。而同城排名更高的中南大学却是研究2型高校,因为中南大学的本科招生规模达到8000人之巨,由于其研究生招生规模也非常庞大,否则会沦落到研究教学1型中去,这是学校自己的使命决定的,并不决定学校的排名高低 。总结当我们明白了上面高校的8种类型之后,再回头来看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何不大力扩招本科生?因为两者研究1型的学校定位,就确定了其本科招生规模不可能过大,所以即使其它高校大幅度扩招,也不见他们扩招的动静,他们需要保持自己办学性质的稳定性 。假如这两所学校按全国平均规模扩招,本科生扩大到3500人甚至5000人规模,那么势必稀释其研究1型定位,向研究2型靠拢,这是学校所决不会服从的决定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当然,学校经过长期的探索,在自身办学规模上,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本科、硕士、博士培养规模,则不会轻易改弦更张,名气与位次越靠上的高校,越注重自己的生源质量、培养质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校持久、稳定办学 。rr本科教学质量跟规模没啥关系的 。武大华科那么大规模,培养质量也不比南京大学和中科大差多少 。更关键是,如果算上入学学生质量,武大华科培养质量还比它们高 。为了不被喷,我以武汉大学为例,武大如果把学生全部变成招收文科或者理科学生,那么武大的学生就业会差很多,慢慢的形成恶性循环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