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工作汇报表详细表 工作日志系统搭建


每日工作汇报表详细表 工作日志系统搭建

文章插图
概述所谓日志文件系统是在传统文件系统的基础上 , 加入文件系统更改的日志记录 , 它的设计思想是:跟踪记录文件系统的变化 , 并将变化内容记录入日志 。日志文件系统在磁盘分区中保存有日志记录 , 写操作首先是对记录文件进行操作 , 若整个写操作由于某种原因(如系统掉电)而中断 , 系统重启时 , 会根据日志记录来恢复中断前的写操作 。在日志文件系统中 , 所有的文件系统的变化都被记录到日志 , 每隔一定时间 , 文件系统会将更新后的元数据及文件内容写入磁盘 。在对元数据做任何改变以前 , 文件系统驱动程序会向日志中写入一个条目 , 这个条目描述了它将要做些什么 , 然后它修改元数据 。目前Linux的日志文件系统主要有:在Ext2基础上开发的Ext3 , 根据面向对象思想设计的ReiserFS , 由SGI IRIX系统移植过来的XFS , 由IBM AIX系统移植过来的JFS , 其中EXT3完全兼容EXT2 , 其磁盘结构和EXT2完全一样 , 只是加入日志技术;而后三种文件系统广泛使用了B树以提高文件系统的效率 。
Ext3Ext3文件系统是直接从Ext2文件系统发展而来 , 目前Ext3文件系统已经非常稳定可靠 , 它完全兼容Ext2文件系统 , 用户可以平滑地过渡到一个日志功能健全的文件系统 。Ext3日志文件系统的思想就是对文件系统进行的任何高级修改都分两步进行 。首先 , 把待写块的一个副本存放在日志中;其次 , 当发往日志的I/O 数据传送完成时(即数据提交到日志) , 块就写入文件系统 。当发往文件系统的I/O 数据传送终止时(即数据提交给文件系统) , 日志中的块副本就被丢弃 。
2.1 Ext3日志模式Ext3既可以只对元数据做日志 , 也可以同时对文件数据块做日志 。具体来说 , Ext3提供以下三种日志模式:
  • 日志(Journal )
文件系统所有数据和元数据的改变都记入日志 。这种模式减少了丢失每个文件所作修改的机会 , 但是它需要很多额外的磁盘访问 。例如 , 当一个新文件被创建时 , 它的所有数据块都必须复制一份作为日志记录 。这是最安全和最慢的Ext3日志模式 。
  • 预定(Ordered )
只有对文件系统元数据的改变才记入日志 。然而 , Ext3文件系统把元数据和相关的数据块进行分组 , 以便把元数据写入磁盘之前写入数据块 。这样 , 就可以减少文件内数据损坏的机会;例如 , 确保增大文件的任何写访问都完全受日志的保护 。这是缺省的Ext3 日志模式 。
  • 写回(Writeback )
只有对文件系统元数据的改变才记入日志;这是在其他日志文件系统发现的方法 , 也是最快的模式 。
2.2 日志块设备(JBD)
Ext3 文件系统本身不处理日志 , 而是利用日志块设备(Journaling Block Device)或叫JBD 的通用内核层 。Ext3文件系统调用JDB例程以确保在系统万一出现故障时它的后续操作不会损坏磁盘数据结构 。Ext3 与JDB 之间的交互本质上基于三个基本单元:日志记录 , 原子操作和事务 。
日志记录本质上是文件系统将要发出的低级操作的描述 。在某些日志文件系统中 , 日志记录只包括操作所修改的字节范围及字节在文件系统中的起始位置 。然而 , JDB 层使用的日志记录由低级操作所修改的整个缓冲区组成 。这种方式可能浪费很多日志空间(例如 , 当低级操作仅仅改变位图的一个位时) , 但是 , 它还是相当快的 , 因为JBD 层直接对缓冲区和缓冲区首部进行操作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