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的特性和特性解说


五行的特性和特性解说

文章插图
五行的特性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在对于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朴素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理论概念,是用以分析各种事物的五行属性和研究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基本法则 。因此,五行的特性,虽然来自木、火、土、金、水,但实际上已经超越了木、火、土、金、水具体物质的本身,而是作为事物属性的抽象概念来应用,因而具有更广泛的涵义 。
 
五行的特性和特性解说

文章插图

 特性概括:升发、条达 
特性解说:古人称“木曰曲直” 。曲直,实际上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都是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 。因而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属于木 。 

 特性概括:炎热、向上 特性解说:
古人称“火曰炎上” 。炎上,是指燃烧之火,其性温热,其焰上升,因而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升腾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属于火 。 土 
特性概括:长养、化育 特性解说:
古人称“土爰稼穑” 。稼穑,是指土有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为凡具有生化、养育、承载、受纳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 。故中医学有“土载四行”、“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和“土为万物之母”的说法 。 金 
特性概括:清肃、敛降特性解说:
古人称“金曰从革” 。从革,其本义是指金的可熔铸变革特性 。但渗透于中医学之后,则演变引申为凡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属于金 。 水
特性概括: 滋润、下走 特性解说:
古人称“水曰润下” 。润下,指水性湿润,由上向下流行,因而引申为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属于水 。
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五行学说为中医哲学思想五行理论在医学上的应用,用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及疾病的病因病机等,为中医基础学术理论 。
指五行在医学应用,发展为一种中医的学术理论 。它主要是以五行配五脏为中心: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 。基本内容:
1、在五脏为中心的基础上,通过经络以联系全身,说明人体的整体性,并通过自然现象的观察与医学实践联系到五方、四时等,说明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2、用五行的生、克和相侮、相乘等理论以阐述五脏之间的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关系,与阴阳学说贯通一起,可以认识到一些防治疾病的道理 。随着医药学的发展,内容有所丰富,观点也有所更新,故中医学的五行学说,便与哲学上的五行日趋分离,日渐为脏腑相互关系所更替 。这种脏腑相关学说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行之有效 。
因此医学上的五行学说与逐步趋向唯心的古代哲学上的五行不同,不能相提并论 。但中医的五行学说也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以五行通套一切,故不免有某些牵强附会,脱离实际的内容 。应在医学实践和理论研究过程中,批判地继承 。
扩展资料:
五行学说在生理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五行特性类比五脏的生理特点,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以生克制化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等几个方面 。
1、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五行学说将人体的五脏分别归属于五行,并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如木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的特性,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通气血,调畅情志的功能,故以肝属木 。火有温热、向上、光明的特性,心主血脉以维持体温恒定,心主神明以为脏腑之主,故以心属火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