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农村小学学校简介

以前读书的时候总是说上某某完小,那么农村的小学为什么叫完小?农村完小指的是象目前的全日制六年制小学 。解放初期,农民大多数是文盲,一个行政村几乎没有一个小学程度的农民 。为了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各村创办了“扫盲识字班”、“耕读学校”、“夜校”等临时扫盲点 。教室是借用的民房或生产队的仓库等 。教师是本村能认识些字的农民 。没有教科书,只能学些农村常用的字、词或词组等,同时认识十个阿拉伯数字,学习百以内数的加减法 。这些学校谈不上规范化 。上世纪六十年,一个乡大约有四、五所全日制六年制小学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我们地方的所有小学改为全日制五年制小学,直到本世纪初,村级小学才分批改为全日制六年制小学 。村级初小的兴起主要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当时大部分村庄办起了村学,学制是三年制 。大部教师来自本村初中或高中毕业的学生,每月县财政补贴人民币6.00元,交于生产队和社员一样记上工分,年终分到口粮,这就产生了历史上的“民办教师”,延续到今天改名为“代课教师” 。农村的学生升级到四年级时就转入当时的五年制学校去读书 。这里的民办初小才在近几年全部消失 。当时人们为了区分临时学校,村办初小和六年制小学,便把全日制六年制小学称为“完小” 。rr我农村的,这个问题我可以回答我上小学的时候,我们那个学校就是完小所谓完小,解释起来就是完全小学的意思,包涵一到六年级(更早的时候也可能是五年制的) 。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 。但我国三分之二以上人口都分布在广大的农村 。每个村子大小不一,人口多寡不同 。为了实施教育,通常是根据人口来设置学校规模,比如人口少的村子可能仅仅设置一年级二年级等 。而在人口规模较大的乡镇或者村子,会设置一所一到六年级的完全小学,通常称为完小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许多农村青壮年已经转移到城镇,孩子也随着父母在城里读书,许多村子的小学已经和完小合并,笔者老家的完小规模已经比我那时候多了好几个班级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