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县中各学校录取人数

一个县城只有一所公立高中,初中八千毕业生,学校只招生二千六百人,你怎么看?如果不看题主的位置信息,我差点以为是我县的情况了 。我县也是只有一所公办高中,每学期招生30几个班,招生数不足2000人 。不过,我县人口规模小,30来万人,每年初中毕业生也就在5000人左右 。我县目前有三所私立高中,每年招生人数约为1500人;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属于中职学校,一所卫校,这两所学校可以消化500人 。每年,市重点高中会掐尖招生约200人,报名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的学生也有三位数,条件更好的还会送孩子去合肥168中学就读 。而我县离市区只有40分钟的车程,市内的中师、中职、中技学校每年也会利用春招和夏招两次机会从初中毕业班中招走一部分学生 。这样算下来,最终中止学业去另谋出路的学生其实已经不多了 。我县早些年共有5所公办高中,后来我曾就读的普高因教学质量太差,连续3年一个学生都未考取被撤掉了 。之后又因区划调整,两个大镇并入市区,镇上的高中便同时划归市区 。再不久,又因为县城内教育布局调整、资源整合,将普高二中整体并入重点高中一中,自此,本县就只剩一所公办高中了 。而坐落在县城内的私立高中,因是招商引资项目,得到了很多政策扶持,现在已经做大做强了 。看我县的初中毕业生流向,我有以下几点看法:1,高中教育仍需加快普及的速度,因为放开二胎后,县域内将在几年后迎来入学高峰,到时候怎么办?孩子总得有学可上吧?2,私立学校只能作为公办学校的辅助和补充,不能反而超过了公办学校的规模,它昂贵的费用不是很多家庭可以承担得起的 。3,职业教育应该办出特色和水平来,真正帮助孩子们学会一技之长,毕业后能谋到一份职业,而不是只为了减缓就学压力,让一部分孩子在学校里虚掷几年光阴 。那些纯粹为了捞取国家补助的职业学校更没有存在的必要 。rr晓行致良知,专注基础教育,与您共论教育话题!高中入学率小于50%是各地的普遍情况 。前两天去开会,说到高中的招生比率,差距好大,有的地市初中升高中率能达到50%,而有的地方连30%都不到,与题主所说的比例真的相差不多 。我们这里每年大约有5000毕业生,两个高中招生大约能招到2200人左右,一所职专能招不到1000人,也就是说,还有大约2000人无学可上 。所以,每到中考过后,总有分数达不到控制线的家长,到处打电话、托关系,想方设法让孩子上学 。也有一部分家长只好让孩子上了价格昂贵的私立学校,导致这几年私立学校火得很 。考上高中的学生状况 。我们这里两所高中的录取情况大致是这样的 。一部分尖子生自己考到了可以全市招生的本市几所名校,还有一部分尖子生考到了外地的私立名校 。大约有200名学生通过推荐生的形式,没有参加中考,被直接拿到一种的推荐生班,重点培养 。其余的学生都参加中考 。一所学校的录取线是400分,总分500 。另一所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是367分,基本是全市的最低控制线 。400分到360分的学生什么样?在高中基本就是个什么都不会,语数外150分,只能考到五六十分,理化生100分只能考到30来分 。学习习惯非常差,基本没有什么学习目标或远大理想,就是一个 混日子 。上课睡倒一大片 。最后高考基本都在本科线一下 。所以,2000名以后的学生,上了高中也基本没有什么意义 。我觉得 不如去学个技术来得务实一些 。只不过高中、大学情结让家长觉得上个职专技校的挺丢人,所以拼命把孩子往高中里送,也不管孩子在高中是个什么表现 。分层分流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从人的成长角度和教育的角度来看,对学生的分层分类是正确的,分类之后应该进行合理的分流 。就像德国,将教育分为职业类和普高类,在孩子大约 10岁左右就进行分流,适合干啥的就去干啥,当然在之后还有几次修正的机会 。全社会没有歧视职业教育的现象 。而反观我们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歧视氛围很浓,拿蓝翔技校开玩笑就是一个明证,一个月薪3000不到的本科生都可以嘲笑月薪10000+的挖掘机技术人员,这不正常 。世界教育的趋势就是分流,现在我们国家把本科院校分成技术类和学术类就是在追赶这个潮流,对职业教育、职业中专的投入也说明国家对职业教育开始重视,对初中生的分流工作正在路上 。相信经过一段时间,我们全社会都能正视初中生的分流,对普通高中和职业中专都能做到一视同仁,对各种行业都能不分贵贱同等视之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