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学校专题教育科普讲座活动

家庭教育讲座活动总结现在的学生都非常爱好科学,义务教育阶段如何开展科学教育?这是一个好问题 。义务教育阶段是只小学和初中,合计9年 。这两个阶段中,是儿童的好奇心非常强的时候,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非常适合好好开展科学教育 。科学教育的目标是提升孩子的科学素养 。所以一切活动都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进行 。首先,要上好科学课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科学课是小学和中学的必修课 。小学阶段,科学课是综合课程 。初中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科学课都是分科课程 。要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上好科学课 。第二,如果有条件 。可以开设一些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可以依据自己学校资源和特色来设计 。比如在小学阶段,有的学校开设观鸟课程,教会孩子一些观鸟的方法和理念,并且组织孩子们在周末的时候去观鸟 。现在很多学校都开展创客教育或者STEM教育,这样也可以 。但是一定要依据自己学校的条件来进行 。最简单的,带领学生用小盘子装水栽培一些大蒜,每天记录大蒜的生长情况 。让孩子学会,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分等等 。这也是很好的校本课程 。第三,组织科学兴趣小组 。组织一些有天分的对科学非常有兴趣的孩子形成兴趣小组 。在兴趣小组里,要额外花时间做一些科学探究活动或者听一些专家报告或者参与一些研学活动 。比如,有的学校的兴趣小组常年观察学校旁边的小河,小河流是如何变清的,等等 。第四,组织一些有特色的科学教育活动 。比如组织学校科技节 。组织孩子参观大学实验室 。组织孩子们去博物馆、科技馆中上课 。现在科技馆中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课程非常丰富,都是免费的,可以申请,并且带着孩子去上课 。rr实验课、活动课是小学科学的主要课型,学校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加强科学实验室的建设,满足实验课程开设硬件条件,根据需求配备实验员,完善实验管理制度;鼓励科学教师参与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并给予课时量认定;当地相关教育采购部门应当对课程需求充分调研,按需配足配齐实验器材;学校拨付专项资金,用以购买易耗品以及特殊实验材料,同时为教师自制教学用具提供物质保障;最适当补充教科书,消除“循环教材”政策的不利影响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除科学知识外,还应重视实践精神、科学态度的培养,因此,教科书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校园场地和空间布局,设置科普宣传栏、阅读角,塑造科学学习氛围,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设置科学实践场地,如科学种植园、科学探索区等;积极整合校本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充分把校园文化和科学课程结合起来 。学校驻地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蕴藏丰富的科普资源,学校和教师应当积极引入,作为小学科学课程的补充资源 。利用好科技博物馆、科技工作者或科技爱好者群体等社会资源,发挥科普场馆的教育功能,开展科学技术节、科技嘉年华、科普讲座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挖掘自然资源(如水资源、动物资源)价值,与科学课程补充结合,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 。城乡二元结构进一步加剧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信息化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有力手段 。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继续加大信息化硬件的建设力度,为“空中课堂”、“直播课堂”创造条件;建立良好的城乡教师沟通渠道,提高“班班通”的资源质量;开展“送课下乡”、“送教下乡”等活动,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