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的用途和意义 天眼望远镜在贵州哪里

“中国天眼”又称FAST,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简称 。它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中,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
你现在看到的这口躺在贵州山区里的锅,面积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如果把它装满水的话全球70亿人每人都能分4瓶,但它不是锅,而是我国花费20年设计建造成功,耗资11.5亿元人民币的射电望远镜 。
这架全称为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设备,也被称为中国天眼,是目前为止人类拥有的最强大射电望远镜,比此前美国建造的阿雷西博望远镜强10倍,并且在未来20年内中国天眼都将保持领先地位 。
根据我国著名光电子学家王启明的介绍,中国的天眼的灵敏程度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假设你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上打电话,中国天眼都能探测到你的信号 。
当然了,中国天眼是不可能去探测近在咫尺的月球的,它的目标是遥远的宇宙深处,那些远在几十亿光年甚至上百亿光年外的天体 。
但实话实说
中国天眼的出镜曝光率其实并不高,只有最初因为工作地点太过偏僻,且年薪只有10万而被讨论过一番,但后来中国天眼就没什么消息了 。
大众对于这架号称能探测宇宙的天文望远镜,了解程度也不高,也不是很清楚中国天眼建成至今到底有什么科学成果,个别激进者甚至觉得,投资近12亿,维护费一天就要40万的中国天眼,根本没什么用,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来盘一盘中国天眼的成绩
作为目前地球上最强大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从建成到完成前期调试之后就没闲过,因为此前占据射电望远镜排行榜的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在2020年塌了,所以全球天文学家们的各项观测任务,有相当一部分都需要中国天眼来完成 。
截止到2021年5月份,中国天眼已经发现了370多颗新的脉冲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现如此多的新天体,在天文学界还尚属首次,目前每天都能观测20个小时的中国天眼,还在继续发现宇宙中的脉冲星,天文学家在未来还会靠中国天眼取得的数据,将数量众多的脉冲星设置为星际航行的信标,建立跨度数百光年甚至数千光年的脉冲星导航系统 。
评估一个大科学设备的好坏,还要考虑到科学家能用它能发多少论文,因为论文数量越多就证明收集到的数据越丰富,而目前基于中国天眼数据发表的高水平论文,已经达到了70多篇,为人类了解宇宙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
除了正常的天文学观测外,中国天眼还肩负着一个看起来十分科幻的任务,那就是寻找外星文明,或者说监听外星文明信号 。
虽然目前为止中国天眼并没有探测到真正的外星文明信号,但在途中却接收到了很多被称为快速射电暴的新信号,并且还破解了其中一个位于30亿光年外的信号源,获得了它的周期,属于人类在研究快速射电暴领域的新突破 。
此外中国天眼还是一个赚钱能手
仅在2017年上半年,就有400万人次的游客前往贵州大山深处参观过中国天眼,给当地带来了46亿元的旅游收入,要知道中国天眼的造价也才11.5亿,40万一天的维护费跟旅游收入比起来就是九牛一毛 。
不过科学家们并不太希望有这么多人来,因为中国天眼作为一架接收电磁波的射电望远镜,最需要的就是周边区域的无线电静默环境,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选在贵州山区建造的 。
但数量庞大的游客涌入天眼周围后,虽然官方一再声明禁止使用智能手机,但还是给天眼的正常观测带来了一些影响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