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vs电脑 手机pk电脑


手机vs电脑 手机pk电脑

文章插图


移动设备特别是手机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了,国家统计局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10.32亿人,其中手机上网人数10.2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73.0% 。这意味着理想状态下我们可以通过手机网络触达全国大部分人口,发送调查问卷 。风铃系统的样本小组中约有66%的新增用户来自手机 。
但是也有质疑:手机里的世界这么精彩,可以拿起手机的时间和场所这么多,我们还有耐心认真完成一份问卷吗?通过手机收集的问卷,质量可以保证吗?
更多干扰?
不少人对手机调查的一大质疑是:手机等移动设备越来越便捷和万能,能处理的任务、收到的信息越来越多,使用场景越来越广泛多样,受到各种应用和周围环境的干扰也更多 。
美国密歇根大学一项研究表明,事实并非如此 。在手机和个人电脑上完成的问卷,数据质量没有明显差异 。用手机作答的受访者,大多数都在家中完成或者身边没有家人、朋友、同事的打扰 。
更敷衍?
研究中另一个令人惊讶的发现是,在手机上完成的开放式问题质量更高,回答更长也更详细 。研究团队推测,可能正是因为手机屏幕小,开放题作答框占屏比更大,所以人们更想要用更长的答案填满它 。
开放题因为不设限,所以常常被视作衡量作答质量的一个侧面 。其实在风铃系统的样本小组中,许多高质量的开放题答案正是从移动端回收的 。
更戒备?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两位教授在研究中指出,对比PC端,手机端的受访者在调查中更愿意展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和真实情绪 。
为什么会这样?作者的解释是,手机更容易让人们感到舒适,因为手机不仅在人际交往、日常休闲活动中无所不在,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减少外界想法的影响 。
更不准确?
这种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手机,有的人群无法通过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触达,样本量覆盖面可能不够广 。2018年《调查统计与方法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报告,在一个在线调查小组中用随机抽样对比手机和电脑端数据的误差,发现二者之间在覆盖误差、无响应误差、测量误差上没有明显差异,最大差值只有1.5% 。
但移动设备也有弊端,一些需要受访者滑动手机屏幕而非点击操作的题型更容易出现误差,比如滑块题、日期的下拉菜单 。
风铃系统强大的问卷功能帮你通过优化问卷设计减少对应误差 。我们针对不同设备的界面适配做了专门的优化,除了滑块外还可选择多种样式的打分题,并支持移动端一题一页、矩阵题自动展示为卡片等功能,减少小屏幕间滑动 。你还可以自定义字体间距大小、按钮大小,通过预览功能调整、定制更心仪的问卷界面 。
借助手机上各种强大的功能和应用,风铃系统问卷调查的触达渠道已不仅限于短信、电子邮件,还可覆盖上百种社交、娱乐、电商应用内上亿用户群体 。
算法还能帮我们做很多人工难以做到的事,像是风铃系统在400万自有样本小组里根据几十种用户标签和画像精准抽样,1小时900+问卷极速响应 。很多纸质问卷无法做到的功能,比如地理定位、机器拦截、多手段限制重复作答(IP、设备、微信等)、自动发放奖励…在线调查都能,大大减少了问卷发放、收集和数据处理的成本 。
更为强大的——很多市场调研中非常经典的、有赖于强大编程的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