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自残行为是几度抑郁 孩子用刀划手是抑郁吗( 二 )


那如果发现孩子自残自伤,父母到底该如何理性应对?
第一,孩子自残自伤时不要指责,而要给予共情,理解他们的痛苦;
如果孩子自残自伤时指责父母,这说明父母对他们造成过叠加性心理创伤,父母一定要真正地自我反省,甚至当场向孩子真诚地道歉,这可以很好地缓解孩子当时的情绪爆发 。
有些父母在看到孩子自残时,自以为理智、冷静地应对,对孩子而言却是一种伤害 。
前段时间,我们分析了抑郁症患者赵可欣的患病根源 。当她自残时,她的母亲只是静静看着女儿,一言不发,一动不动,事后还认为自己接住了女儿的情绪 。但其实她女儿接受不了母亲这种表现,反而更加愤怒、激动、痛苦 。
第二,如果孩子的行为严重,可能危及生命,必须及时阻止;必要时应紧急送院接受治疗
第三,等孩子情绪相对恢复平静后,父母跟孩子深入探讨负性情绪的来源,孩子可能遭受过哪些叠加性心理创伤,可以如何修复、解决 。
接着引导孩子寻找更健康、积极的解压方式,慢慢地作出积极的改变 。
当然,家长能跟孩子深入沟通、取得一致的前提是亲子双方的关系必须良好,得孩子愿意跟父母敞开心扉才行 。如果父母自认为没有信心,那说明我们肯定对孩子造成过心理创伤 。
父母应该加强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先改善亲子关系、家庭关系,才能跟孩子建立有效的沟通 。
第四,在健康的、积极的解压方式还没有完全建立之前,叠加性心理创伤得不到较好的修复之前,如果孩子仍很想通过自残、自伤来缓解压力,父母可以和孩子商量,尽量选择比较安全的、不容易露出疤痕的方式和身体部位 。
家长还可以告诉孩子,如果实在忍不住,大可不必偷偷摸摸地自伤、自残,只要他们的行为风险不大,不触碰商量好的底线,可以在父母在场的情况下进行,父母会给予理解 。
甚至可以鼓励孩子告诉父母,当他们忍不住自残自伤时,他们希望父母做些什么缓解自己的压力,比如拥抱、说些温暖的话等等 。如果不伤害别人和自己,又是有助于修复孩子心理创伤的事,父母要积极去做 。
如果父母能对孩子表达这样的理解和尊重,往往能够大大地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孩子甚至会非常感动,其自残、自伤行为很可能反而减少 。
第五,孩子情绪有所好转时,父母要抓住时机带孩子就医,如果确诊抑郁症、双相障碍等精神心理障碍,要及时接受规范治疗 。
而且在病情未缓解之前,父母可以允许孩子适当地“沉迷”网络,有助于孩子缓解压力,减少自残自伤的风险 。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自残自伤时,会不假思索地将家里的锐器、锋利物品、药物都收起来 。在客观上,这当然能减少自残自伤行为,也是可以考虑采取的措施 。
但这只是缓兵之计,只能从客观上令孩子不具备自残自伤的客观条件,而不是缓解了他们的痛苦 。父母一定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真正地修复孩子的创伤,起码是尽量不激活他们的创伤,减少他们的压力和痛苦 。
否则,孩子情绪爆发时仍会拼命找各种方法自残自伤,甚至直接自杀!
希望以上建议能对广大家长有所启发,千万别再当明明很爱孩子,但因愚昧、无知而不断对孩子造成伤害的父母,要争取成为能给予孩子共情、倾听、积极引导的理想父母!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