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自残行为是几度抑郁 孩子用刀划手是抑郁吗

这些青少年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伤害自己?是什么驱动着他们自残、自伤?
简单来说,这部分青少年曾遭受了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内心非常压抑,积累了大量的负性情绪,精神心理濒临崩溃;而自残自伤可以令他们快速释放压力,可以暂时减轻痛苦 。
很多青少年出现过自伤、自残行为,比如用小刀、玻璃片划自己,用手狠狠掐自己,用头撞墙等等 。
美国康奈尔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一项调查显示,近20%的学生有过自残自伤行为 。尤其是抑郁症、双相障碍青少年患者中,自残、自伤行为更是普遍 。
可很多人不能理解这些自残、自伤行为,“他们为什么那么傻要伤害自己?不痛吗?”这部分人包括这些青少年的父母 。
这些家长中有的人非常心疼、担心,将家中所有利器都收起来,时刻守在孩子身边,一旦发现孩子伤害自己,家长马上拼力阻止;
有的则认为孩子是叛逆、故意威胁父母,所以对孩子的自残自伤表现得很冷漠,甚至冷嘲热讽,或严厉地批评、辱骂 。
这些青少年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伤害自己?是什么驱动着他们自残、自伤?
简单来说,这部分青少年曾遭受了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内心非常压抑,积累了大量的负性情绪,精神心理濒临崩溃;而自残自伤可以令他们快速释放压力,可以暂时减轻痛苦 。
我们在某个平台上发布了这则视频后,很快就引来了很多青少年、年轻人的共鸣 。他们在评论中写下了真实的、令人痛心的心声 。
这值得广大父母认真阅读,好好感受:
点开可看清晰大图
不少评论中都提及了想“快速”缓解痛苦,自残之后会感到很“舒服”,甚至说如果不能自残的话,可能立马就想死 。
这部分青少年一方面因为遭受了叠加性心理创伤,内心的痛苦程度非常、非常高,他们都能感受到自己快受不了了、崩溃了,急需快速的缓解和自救手段;
另一方面,他们缺乏更加积极、健康的解压方式,也不懂得要及时释放每次的负性情绪,而不是任由它们累积;
再者,他们可能受到同伴、网络信息、书籍影视作品等方面的影响,接触到了关于自残自伤的信息;
综合了以上因素,在负性情绪爆发而失去理性的情况下,他们就很容易选择自残自伤来快速释放压力,缓解痛苦,就好像吃快速止痛药 。而且一次试过觉得有效之后,很容易接二连三地使用,甚至上瘾 。
有的学者还从生物学层面找到了自伤、自残的原因 。
研究指出,自伤者在自伤、自残的过程中只感受到很少的疼痛感,甚至完全没有 。这很可能是因为不良的成长经历、长期应激导致其体内的内源性阿片肽长期处于较低水平,这又会反过来导致他们出现应激反应和应对能力失调 。
而自伤行为可使身体释放更多的内源性阿片肽到血液中,提高体内阿片肽的水平,从而达到机体的内部平衡 。
因此,广大父母一定要对自残、自伤有理性、深入、客观的认识,要理解孩子背后的精神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不要愚昧无知、错误地对待;否则会对孩子造成极大的伤害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孩子的痛苦不断累积,自残自伤带来的轻松感可能会逐渐下降,他们就会加大“剂量”,变本加厉地伤害自己,甚至选择自杀 。
前段时间,成都49中的高中生小林自杀坠亡,引起社会关注 。他在自杀之前曾躲起来疯狂割手自残,鲜血直流,很多人都无法理解 。既然他一心求死,在死之前为什么又要自残?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其实,这是因为小林当时已经极度痛苦,希望再次通过自残自伤来快速缓解压力,可是这已经不奏效了 。由此可见,他之前已经自残自伤过很多次 。他最后一次的自救失败,大量负性情绪无法释放,陷入了严重的灾难化思维,感到彻底绝望,便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