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技术重大突破 锂电池技术重大突破


电池技术重大突破 锂电池技术重大突破

文章插图
试问5年前有谁想到2021年的手机将会是什么样子?
5G超高速通讯网络让人们随时可以接入互联网 , 将多年前仅限于通话的个人终端拓展出更多可能;强悍的处理器算力提供畅快的使用体验 , 甚至可以在手机上享受3A级游戏;影像部分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 抬手即拍的就拥有与相机一战之力的画质;屏幕更是从以前的3.5英寸最佳变成手机有多大屏幕就有多大 。
唯独 , 默默无闻为这么多高科技部件提供运行电力的电池 , 却难以突破自身界限 , 能量密度难以提升 。人们另辟蹊径 , 从提高电池的充电功率 , 从缩短电池的充电时间着手 , 也只能缓解容量不够大的窘迫 , 不能解决根本性容量密度低下的问题 。
石墨材质负极制作的锂电池已使用多年 , 经过逐年发展容量提升已达到瓶颈状态 , 想要获得更长的续航只能依赖简单粗暴的“增加电池尺寸”来提升容量 , 在如今追求轻、薄、手感的旗舰机中电池已成为木桶里最大短板 。
谁能站出来?
2021年3月29日-30日小米连开两场春季新品发布会 , 小米11 Pro、小米11 Ultra、小米折叠屏手机等重磅旗舰手机亮相 , 小米全球首发了硅氧负极电池 , 并成功量产搭载在小米11 Pro、小米11 Ultra身上 , 高能量密度、高寿命、高性能的硅氧负极电池相信会带动电池行业迈向新的篇章 。
电池原理
电池从结构件来划分主要由三个部件组成:阳极、阴极、与隔膜 , 通过卷绕堆叠等方式装配 , 填充电解液后封入钢壳或者软性包装内 , 就变成人们常见的电池 , 钢壳电池一般用于电动汽车上 , 数码产品一般使用软性包装 。
在充电过程中 , 外部电压通过极耳施加到电池内部 , 正极锂离子释放电子 , 在电场作用下穿过隔膜在电解液中迁移至负极 , 嵌入到负极石墨活性物质内部 , 电子被接收 , 完成充电储能过程 。外部带载需要放电时 , 锂离子释放电子并从负极脱嵌 , 穿过隔膜向正极迁移 , 嵌入到正极 , 电子被正极活性物质接收 , 完成电能释放 。
传统石墨负极电池瓶颈
锂电池正极材料有很多不同的配方 , 钴酸锂、镍钴锰、镍钴铝 , 这里暂不讨论正极 。负极材质方面一般采用石墨配方制作 , 石墨易取得且价格便宜 , 并且性能还行 , 所以石墨负极作为电池负极主要材质已使用了几十年 。
石墨材质负极电池多次循环后 , 架构开始不稳定 , 部分锂离子无法嵌入到负极内部只能停留在负极表面 , 慢慢堆积起来产生析锂现象 , 可用与迁移的锂离子越来越少 , 容量快速衰减 , 严重时会析锂会变成锂枝晶刺破隔膜 , 导致电池内部短路漏电甚至爆炸 。容量方面传统石墨负极材质锂电池能量密度理论上限约为372mAh/g , 目前技术已迫近理论值难以再往上突破 , 寻求新材质配方势在必行 。
小米每代旗舰电池发展
小米历代旗舰系列手机的电池容量发展 , 从上面的柱状图可以看到 , 小米历代旗舰机型的电池容量基本上随时间逐渐提升 , 但到达4000mAh之后容量增长开始放缓 , 电池容量最高为小米10的4780mAh , 主要提升容量密度的方法是增大电池体积 , 可以看出传统石墨负极电池能量密度已到达瓶颈状态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