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的来历


鞭炮的来历

文章插图
放鞭炮的习俗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荆楚岁时记》记载 , 正月初一 , 鸡叫第一遍时 , 大家就纷纷起床 , 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 , 来逐退瘟神恶鬼 。当时没有火药 , 没有纸张 , 人们便用火烧竹子 , 使之爆裂发声 , 以驱逐瘟神 。
到了唐朝 , 鞭炮又被人们称为“爆竿” , 大概是将一支较长的竹竿逐节燃烧 , 连续发出爆破之声 。
后来 , 炼丹家经过不断的化学试验 , 发现硝石、硫黄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烧和爆炸 , 于是发明了火药 。有人将火药装在竹筒里燃放 , 声音更大 , 使得火烧竹子这一古老习俗发生了根本变化 。北宋时 , 民间已经出现了用卷纸裹着火药的燃放物 , 还有单响和双响的区别 , 改名“爆仗” , 后又改为“鞭炮” 。
【鞭炮的来历】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