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品牌手机快充协议介绍 各大品牌手机快充协议


各品牌手机快充协议介绍 各大品牌手机快充协议

文章插图
最近看到很多人问,支持大功率快充的手机换了别的品牌的充电头,就没有办法进行快充了,出现“能充但不快”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要解释这种情况,我们就要从“快充技术”聊起 。
随着科技更新迭代和电子数码的迅猛发展,快充技术已是各大手机厂商展开角逐的一大战场 。目前手机领域的快充方案大致分为三种:低压大电流、高压低电流以及动态调整,各大厂商的快充方案不尽相同 。
这也导致了充电器不能够混用,要是将高压低电流方案的手机用大电流的充电头去进行快充,会发生什么情况大家也能够预见 。因此便衍生出了许多快充协议,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盘点一下各大快充协议 。
先以大类划分下充电协议:


低电压、大电流方案的主要缺点是较高的定制成本,以及低适用性 。手机内部相关原件、充电头和充电线 。都需要根据需要定制 。以线材为例,常见的通用充电线材只能承载3A的电流,要实现5A大电流快充,就必须对充电线进行改造 。我们看到当年快充上投入大量宣传的OPPO、VIVO的充电头更大、充电线更粗,就是基于这个原因 。
高电压、低电流方案需要到手机端进行变压,让电压下降到适合手机电池消化的范围 。期间的能量损耗会以热能形式散发出来,这也导致了手机充电发热问题 。
动态调整的快充,基本是基于多电芯(电荷泵)串联和将电压的转换操作交给充电头,充电头而非手机去做细节的电压变动来实现 。


1、PD快充协议


PD协议指的是USB-PD协议,是USB-IF组织提出的一种快充协议,全称为USB Power Delivery,理论上可以达到100W 。除了手机以外,很多笔记本等设备也使用这一协议 。USB接口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几乎所有的充电线其中一端都是USB接口,不论是苹果的lighting还是type-C,大家用的都是USB的接口,所以不得不按照他们制定的标准来,因此快充协议的必须遵循PD协议 。
PD 3.0协议增加了一个规范,交PPS规范 。
PPS规范:Programmable Power Supply,谷歌要求Android7.0以上的手机搭载的快充协议必须支持PD协议 。
目前,PD3.0协议已经包含了高通QC3.0与4.0,华为的SCP和FCP,MTK的PE3.0与PE2.0,还有OPPO的VOOC等各类快充协议,希望在未来能够统一充电规范吧,不然家里的充电头要堆满了 。
目前手机端使用PD快充的主要是苹果,数据线一端为Type-C接口,一端为苹果Linghting接口 。


2、高通QC快充协议
QC快充协议,全称Quick Charge,是高通公司发布的快充技术,到今天,已经经历了5代,来到了QC4.0+ 。


3、PE协议
PE协议由联发科推出,全称Pump Express,其特点是允许充电器根据电流决定充电所需的初始电压 。虽然同为芯片厂商,但PE协议除了魅族以外,很少有手机支持,想要找到合适的充电头相较于高通阵营难得多 。
以上均为公有协议 。近年来,不少手机厂商均推出了自家私有协议 。


4、华为 FCP和SCP协议


SCP全称super charge protocol,FCP全称fast charge protocol,二者都是华为自家的私有协议 。
FCP协议诞生较早,采用的是类似QC2.0和PE协议的“高压小电流”方案,输出规格为9V,2A,18W 。
2016年后,华为推出了全新的SCP协议,采用的是类似OPPO的“低压大电流”方案,好处同样是在增大功率的同时,减少发热 。
SCP的规格为4.5V/5A或5V/2.5A,也就是22.5W,最早在mate9就已经搭载,最近的华为P40也是这一技术支持下的22.5W快充 。后来在这一协议基础上,华为又增加了电荷泵技术,将充电电压降到5V,同时将电流从4A提升到8A,也就实现了40W超级快充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