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的描写男女作乐的章节 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


文/十三喵
哪怕是对戏曲一无所知的人,对于京剧《红娘》中“叫张生”一段也耳熟能详 。这不能不说是这个故事的魅力 。故事梗概是书生张珙看上了已故崔相国之女崔莺莺,并借着退匪人孙飞虎的功劳赢得了崔夫人的口头承诺 。不想击退孙飞虎后,崔夫人悔婚,欲把崔莺莺嫁给其内侄郑恒 。在崔莺莺的贴身丫鬟红娘的帮助下,张生与崔莺莺终成眷属 。那么问题来了,两情相悦的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为何历经坎坷?
01.《西厢记》与《莺莺传》
众所周知,如今的《红娘》源于明王实甫的《西厢记》,因为荀慧生先生所扮演的红娘实在太出色了,于是改名《红娘》,以确定红娘的第一主角地位 。这种事情在梨园界并不鲜见,比如著名的《铡美案》,又叫《秦香莲》,区别在于包拯或秦香莲的第一主角地位 。
王实甫的《西厢记》当然是原创,但也不是没有渊源,其渊源是唐元稹的《莺莺传》 。《西厢记》对《莺莺传》做了很多大的改动,最大的改动就是将张生这个始乱终弃的渣男一举改造成了钟情专一的情圣,但其中人物的姓氏、籍贯并未改变 。这正是王实甫的聪明之处——改了姓氏和籍贯,张生和崔莺莺可就不那么坎坷了 。
02.世家大族
元稹的《莺莺传》写的是唐贞元年间(785——805)的故事,但其故事背景,要上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大特色就是势力强大的世家大族 。这一时期,士族的力量甚至可以与皇权相抗衡 。著名的荀彧、王导、谢安、王羲之、崔浩等人都是大士族的代表人物 。
巧的是,崔莺莺的崔和其原来的未婚夫郑恒的郑都是响当当的大族 。关于最强大的士族,有一个固定的说法叫“五姓七宗”,即崔、卢、王、李、郑五个大士族,合成“五姓” 。不过不是姓这五姓就厉害了,得有固定的郡望,这五姓又可按地望分成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太原王氏、赵郡李氏、陇西李氏、荥阳郑氏,故而又称“七宗” 。五姓七宗之间相互通婚,势力盘根错节,十分庞大 。
《西厢记》中的崔莺莺是博陵崔氏,这是一开始就交代了的,而从崔莺莺要配郑恒来看,崔夫人应该属于荥阳郑氏,她与崔相国的婚姻是士族内典型的门当户对婚姻 。如果没有张生横插一杠子,崔莺莺与郑恒也将是这样的婚姻模式 。
而张生呢?从他自述来看,是“西洛人士”,所谓西洛,即洛阳,因宋在洛阳以东的开封建都,故宋以后也称洛阳为“西洛” 。胡阿祥先生的《中古时期郡望郡姓地理分布考论》一文对士族收录甚详,张姓士族均与洛阳无涉 。可见,张生无丝毫的士族背景,是庶得不能再庶的庶族,这样的家庭出身想娶崔莺莺这样的“五姓女”,难度可想而知 。崔夫人极力反对也就不难理解了 。
03.科举的力量
在《西厢记》中,崔夫人百般阻挠崔张二人的婚事,最后在生米煮成熟饭的情况下被迫有条件答应婚事,条件就是张生进京赶考,这其实也反应了中国历史的一个趋势,即依靠先祖荫蔽的世家大族越来越无法与依靠科举进入仕途的新贵们竞争 。可以说,唐朝是士族最后的余晖,而唐朝之后,传统意义上的世家大族便不复存在了 。
所以,哪怕从这个角度来看,科举也是改变寒士命运行之有效的出路啊 。
参考文献:
1.胡阿祥:《中古时期郡望郡姓地理分布考论》,《历史地理》第11辑 。
2.王锐:《 中“西洛”的误用》,《戏剧文学》2018年第1期 。
3.曹洁萍:《由 和 看唐人婚姻门第观》,《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