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手张艺谋电影深度解析 张艺谋张末导演的电影狙击手( 三 )


“演员因为没有对手 , 有时候情绪表达的不准确 , 我说人家(刘文武)都走到你跟前了 , 你还这么冷静吗?这可是一个中国‘死神’在你面前 , 你得害怕……但又不能每个人都一样 , 有的是紧张 , 紧张的话 , 我说你可以用脸部轻微抽搐来表现 , 另外一个人可以用眼神来表现 , 让他们区分开 。”
事实上 , 张末在《狙击手》里对“美军”人物群像的把控 , 不仅仅体现在演员的表演细节上 。在开拍之前 , 她就与编剧陈宇彻底梳理出了站在志愿军对立面的这群美国人的行动逻辑和人物内核 。
体现“反差”是张末这一遭创作的核心 。

“人应该活着… …”
张末以为 , 一方战士的“强大”在战争电影中的体现大致有两个方向可以选择:一是“像钢铁人一样的” , 无惧、无情、重武器强攻;另一是“情绪式的”“战略式的”“思维式的”——后者更强调的是对人性的细致刻画 。张末显然偏向于创造后者 。
在这场看似没有“宏大”气氛烘托的对决战中 , 要如何为对手塑形 , 是张末的任务 。“我希望把他们体现得有血有肉、像个人样 , 而不是一个个所谓的战斗机器 。”她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所谓的“女性视角”——“我只能说 , 这是我的视角 。”
她借助自己此前多年来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 为这支狙击小分队的领头人物找到了布置这次行动的动机:“西方人在爱国情怀的基础上 , 同时不排斥宣扬个人主义 。这个人的个人主义就是 , 他希望能与众不同 , 他希望让别人知道自己是强大的……他是在为证明自己的地位和实力而战 。”在这个设定下推进的故事 , 进展到后面 , 观众会清晰地看到 , 两种人性特质的对比 , 继而领悟到文化差异带来的冲击 。
黑色印花长裙 GANNI
张末在开拍之前把这个想法和大张导阐述完 , 得到一个回复:“行 。”工作由此顺向往下推进 。“大张导”——她从始至终这样称呼张艺谋 。
《狙击手》拍摄过程中 , 张末始终要求自己提着精神 , 在残酷伤感的剧情画面与电影技术工作间 , 把持住理性判断力与感性情绪的平衡 。“我会格外留意技术层面的事情 , 哦 , 他是这么拍的 , 那我这边的镜头能不能接上?如果不能 , 马上商量调整方案 。”
直到第一版完整的剪辑出炉 , 两边的画面全部合在一起 , 还配上音乐——当这个故事第一次以圆满的形态出现在张末面前的时候 , 她在拍摄血腥场面时的克制终可以暂时搁置 , 全然为战场上那些年轻男孩的牺牲而流泪 。

尤其是在看到“胖墩”牺牲那一场时 , 她最为动情 。
“胖墩最后喊出来的是:我想好了我的孩子要叫‘铁板’ , 你就会去想 , 这个人在他生命最后的那一秒钟 , 他面对的是什么?他面对的是一个敌军的战壕 , 然后他就死在这片冰冷的山坡上了 , 你就觉得好难受、好可怜、太可惜 。你就觉得他应该活着 , 人应该活着 , 应该是老婆孩子热炕头 。如果真正要死亡的时候 , 也应该是自然的 , 老了 , 而不应该是这样子 。我会想象这些东西 , 当我想象这些东西时我是受不了的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