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出身真的那么惨吗 朱元璋的童年到底有多惨


说起朱元璋,大家首先想到的,估计就是他建立明朝的丰功伟绩,但随后想到的,就是他诛杀功臣,狡兔死,良弓藏 。但不管如何褒贬,朱元璋的后半生都是辉煌的 。然而,他辉煌的后半生,却是用悲惨的前半生换来的 。
《明实录》记载:“四月六日乙丑,仁祖崩 。九日戊辰,皇长兄薨 。二十二日辛巳,太后崩 。”初六,他爹死了,初九,他大兄又死了,十天后,他妈又死了,没过多久,最后一个亲人二哥也死了,真真正正地死了全家 。
所以“你全家死了!”这句骂人的玩笑话,对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来说,却是真实写照 。但“死了全家”这等遭遇对朱元璋来说,仅仅只是开始 。
人死不能复生,活着的人最后能为他们做的,大概就是将他们好生安葬 。然而,就下葬这件寻常的事情,对当时还叫朱重八的17岁朱元璋来说,都是一件困难事 。《明史》记载:“太祖时年十七,父母兄相继殁,贫不克葬 。”
为何穷得连下葬的钱都没有呢?因为他全家都是地主的佃户,没钱,更没有安葬父母的土地 。古时崇尚入土为安,朱元璋自然不愿意父母曝尸荒野成为孤魂野鬼,只能去求地主刘德,希望他能够看在父亲给他种了一辈子地的份上,给一块土地葬了 。
但地主的土地岂会这么随便舍给佃农?可想而知,朱元璋被拒绝了 。绝望的朱元璋能用破草席盖住爹妈的尸体,用门板拖着到处走,但脚下的土地到处都是,却没有一处属于他,也没有一处可以给他的父母安葬 。还是同村有个好心人,慨然舍了一块地,朱元璋父母这才有了安葬之地 。
然而,寻常丧葬所需的寿衣、棺材,朱元璋全都没有,连让父母在地底下体面点都不行 。于是,朱元璋只能捡了几块破布衣裳,把父母尸首包裹了,抬到坟地草葬 。
在这过程中,还出了一件事 。那时朱元璋只剩下一个二哥,兄弟二人拖着父母遗体前往墓地,中途绳子断了,这时雷雨大作,朱元璋只能去避雨 。结果回来一看,父母已经被坍塌下来的土埋上了,看上去正是座坟 。
这可不是编的,而是确确实实有史书记载,《明史纪事本末》记:“忽雷雨大作,太祖避村寺中 。比晓往视,土坟起成高陇 。”下了雨之后,父母直接被安葬了 。乍一看颇有些神异,像是上天的故意安排,毕竟他们是太祖朱元璋的父母 。但就像史书也记载各代皇帝生有异象一般,孰真孰假只能咱们自己判断 。
安葬父母之后,朱元璋的生存问题就成了当务之急 。灾荒之年,连卖力气做零工都没有去处,于是为了活下去,朱元璋便去寺里当了和尚 。《明史》记载:“太祖孤无所依,乃入皇觉寺为僧 。”元朝的和尚生活水平比平常百姓高太多,有自己的土地,还不用交税,因此朱元璋终于可以吃个饱饭了 。然而,他只在寺里待了五十天,饥荒越来越严重,寺庙也维持不下去了 。
没办法,朱元璋只能下山去化缘 。当然,化缘只是个好听的说法,事实上就是以和尚的身份去乞讨 。当乞丐,那就是将尊严放在地上给别人践踏,但为了活下去,朱元璋也顾不上这么多了 。所以朱元璋就靠当乞丐要饭,收一勺米,几文钱,勉强维持生活,这样的人生状态,一直到他参加反元起义军才终结 。
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此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可以说,《孟子》中的这句话就是为朱元璋量身定制 。前半生悲惨苦难,铸就了朱元璋钢铁般坚毅的内心,让他从一个乞丐,最终成为了一代开国皇帝,不得不让人佩服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