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为何还能坚持144年之久 唐朝多少年历史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 ,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末年到唐太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 , 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 。在历史学者看来 , 安史之乱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 , 国力锐减 。特别是对于当时的北方中原地区 , 安史之乱促使部分地区出现了“十室九空”的后果 。那么 , 问题来了 , 经历了八年的安史之乱后 , 为什么唐朝还能苦撑144年之久呢?

首先 , 史学界把唐朝历史分为4个阶段 , 即初唐618年—712年 , 盛唐712年—766年 , 中唐766年—836年 , 晚唐836年—907年 。其中 , 盛唐与中唐的分界点就是“安史之乱” 。虽然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 , 但是 , 在安史之乱结束后 , 唐朝又坚持了144年之久 。对于这144年的时间 , 已经超过不少朝代的存在时间了 , 比如秦朝、隋朝、西晋、元朝等朝代的存在时间都不到100年 。对此 , 在笔者看来 , 在安史之乱后 , 唐朝之所以还能苦撑144年之久 , 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方面 , 对于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 虽然和唐玄宗李隆基等皇帝存在一定关系 , 不过 , 在根本上来说 , 还是因为唐朝在藩镇管理上放任地方节度使不断坐大 , 最终形成了尾大不掉、起兵谋反的后果 。在经历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后 , 唐朝痛定思痛 , 也即对地方节度使的权力进行削弱 , 尤其是对藩镇数量进行削减 。根据《资治通鉴》等史料的记载 , 到了公元807年 , 唐朝控制的州郡达到了49个 , 对于当时仅有的5个藩镇 , 在名义上也臣服于唐朝朝廷 。由此 , 对于藩镇势力的削弱 , 成为唐朝又坚持了140多年的重要原因 。

另一方面 ,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 , 一个王朝的兴盛还是衰弱 , 和君主存在密切的关系 。提到唐朝的明君 ,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不过 , 在安史之乱后 , 唐朝依然有明君出现 。其中 , 唐宣宗李忱(810年—859年) , 唐朝第十六位皇帝 , 这位皇帝在位期间 , 对内限制皇亲和宦官 , 对外击败吐蕃、收复河湟 , 安定塞北 , 促使唐朝步入到一段兴盛的历史时期 , 而唐宣宗李忱也被誉为“小唐太宗” 。除了唐宣宗之外 , 唐武宗、唐德宗、唐顺宗等皇帝的作为 , 也是唐朝得以苦撑140多年的原因之一 。

最后 , 对于安史之乱 , 虽然导致唐朝连都城长安都失陷了 , 但是 , 从经济基础上来看 , 唐朝的损失却不是非常致命 。在唐朝这一历史阶段 ,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 促使江南地区成为唐朝的经济重镇 。比如今江苏、浙江等江南地区因为没有受到安史之乱的破坏 , 所以依然为唐朝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赋税和粮食 , 也成为唐朝能够平定安史之乱的重要基础 。由此 , 总的来说 , 在安史之乱后 , 江南地区的稳定、明君的不断出现以及对藩镇势力的削弱 , 促使唐朝依然可以延续144年之久 , 直至公元907年才结束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