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指的是几岁到几岁

心理学中的童年经验是几岁以内?童年,按照国际现行的标准,18岁以下都是儿童 。但是,对一个人的心理成长和健康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的是0--7岁这个阶段 。中国有句俗话“3岁看大,7岁看老”,已经足够说明七岁之前的养育过程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下面,我简单解释一下为什么3岁能看大,7岁能看老 。一个孩子从出生开始到3岁左右,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养育着身边 。在这个阶段,孩子主要形成的是对外在世界的总体感受和印象 。例如,有的孩子认为外在世界是温暖的接纳的,这个孩子长大后就更喜欢探索世界;如果一个孩子认为世界是枯燥和乏味的,他们就会跟外在世界保持距离并持续观望;如果一个孩子认为世界是冰冷的拒绝的,他们就倾向于远离外在世界而躲避在自己的空间里 。在3到7岁这个阶段,孩子主要形成的是亲密关系和人际关系 。如果一个孩子跟父母的亲密关系是良好的,他们长大后更倾向于建设和维护各类关系,同学同事个家庭关系更和谐;如果一个孩子跟父母的亲密关系质量不好,充满了矛盾和冲突,那么他们以后在各种关系中都会多少产生纠葛和痛苦 。以上大致总结了童年时期尤其是0--7岁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有所帮助 。rr我们大多数人都无法想起两岁以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 。但现下我们经常会听到0~3岁是孩子教育的最佳时期 。【童年指的是几岁到几岁】老人家也经常说3岁看到老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虽然我们对3岁以前的记忆几乎没有印象,但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心理学家认为,我们的早期记忆确实被储存下来了,只是当时的我们不懂得表达,那部分记忆被压抑了下来,所以我们想不起来 。当我们学会了说话,能够与养育者表达和讨论这些事时,才能将这部分记忆随机想起 。而那部分幼时完全无法表达的记忆成了我们的感受记忆 。也就是说好的和不好的感觉记忆 。所以我们会发现,有些宝宝非常容易安抚,有些宝宝则很难让他们满意 。这源自于他们的感觉记忆,他们需要养育者带给他们好的感觉,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安全的,养育者者是可以信任的 。慢慢地养育也就越来越简单了 。综上所述,我们不要等孩子有了可以清楚表达的记忆再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我们需要在孕育前、生产后和养育的整个过程为自己积累养育的知识,让养育变得更简单更快乐 。推荐书籍-《孩子的世界》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