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入海流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古诗意境如何拍摄?这句诗诗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的第一句是写景的,作者写登上鹳雀楼所看见的景色,是写实景 。以磅礴之势写落日美景 。第二句是写黄河的壮美,万里河山的的辽阔 。作者看到了太阳将要落下去的余晖,看到了连绵起伏的群山,接着耳边听到了滚滚黄河之水的咆哮,构成了一幅壮美的画卷!看似平铺直叙,但作者诗意深远,以及其朴素浅显的语言,高度概括了所看到的万里河山 。诗人接着两句触景生情,写出了作者无止境的探求愿望,也写出了作者对未来的憧憬 。把诗篇推向更高的境界 。全篇用词朴素,却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积极探索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同时也表达诗人豁达的胸襟,全诗只四句,把在鹳雀楼所看到的祖国大好河山以及作者的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 。要想拍摄的话,先拍鹳雀楼,然后登上鹳雀楼,拍落日余晖,再拍滚滚奔流不息的黄河之水!rr“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原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其中,前两句写所见 。“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渐渐隐没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后两句用两个“欲穷”“更上”词语,包含了诗人多少希望、多少憧憬,含意深远,耐人探索 。俗话说“不到黄河心不甘”,尤其是喜欢摄影的人,饱览黄河九曲的壮景为一大快事 。2015年利用假期同友人自驾游,经川西、甘南到达黄河九曲第一湾,已是下午三点多,为拍摄日落,我们匆匆忙忙进入景区观景台,顾不上旅途的疲劳,背着相机和三角架,马不停蹄的登上了4000多米高的黄河九曲第一湾观景台,支上三角架,装上滤镜,其实那年自已刚学摄影2-3年,但认真劲是最好的 。第二天早上五点钟,又乘着夜色,登顶电梯未开,只能靠两条腿,再次登上4000多米的观景台,等候日出,摄影人真辛苦,功夫不负有心人,努力的付出没有白费!以下三张照片,前两张拍的晚霞黄河,后一张拍的晨光黄河 。第一张和第二张:是第一天登上观景台时拍摄,黄河九曲第一湾的美丽景象尽收眼底 。当天秋高气爽,晚霞显得格外耀眼,放眼曲曲弯弯水天一色,任晚风吹拂,凭思绪凌云,给人回归大自然的感觉,让你身心得到前所未有的解脱 。拍摄的日落,正如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 。第三张:第二天凌晨拍摄,此时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给大地披上了红装,放眼西望,九曲黄河因天空的蔚蓝呈现湛蓝湛蓝的,秋天的枯草被晨光淋浴得金黄金黄的,远方的群山云雾缭绕、层峦叠嶂!黄河之水在这里宁静、清澈、眩目、致远!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